黨課講稿:數字賦能全民參與城市治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城市治理既要服務人民群衆也要充分依靠人民群衆。數字社會背景下,數字技術爲有效彙聚利用市民智慧和力量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助力延伸城市治理“觸角”,解決以前“看不見、聽不着、摸不到”的城市問題,促進全民參與城市治理。
全民參與是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和市民服務需求持續擴大,城市公共服務供需失序的情況日益凸顯,市容問題層出不窮且難以根治。傳統城市治理模式下,城市管理部門是城市公共服務供給和公共事務治理的關鍵主體,一直面臨着管理事務龐雜、人員編制有限、工作時間和地點固化等問題。吸納其他治理主體參與城市治理,構建多個治理主體間的協同合作模式成爲适應治理實踐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應當調動大規模、非特定的市民積極參與。公衆參與意識的增強促使廣大市民願意爲公共事務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尤其是那些嵌入生活場景的城市治理活動。随着彈性工作制和自由職業的流行,市民擁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時間,有精力參與打造高品質的城市生活空間和社區。市民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使其有能力協助政府處理公共事務。此外,日趨健全的公衆參與制度和更爲暢通的公衆參與渠道,激發起廣大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和活力。
第四,強化組織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組織運作機制,保證相關工作推進的高效化、專門化、專業化程度。首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專項工作小組應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項相關工作,主要負責平台設計與調整、積分規則制定、參與流程規範等事項,爲數字化平台的推廣使用以及市民的治理參與提供組織保障。其次,抽調組建審核小組。審核小組的組成人員應當具備熟知治理任務和審核要素的工作素養,能夠根據問題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等進行精确的任務流轉和審核操作。[/erphpdown]
第五,保障财政資金供給。專項财政資金的設立爲市民參與積分獎勵的發放提供了物質支持;專項财政資金的監管能夠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吸引更多市民深度參與。一是設置專項資金。相關部門應制定資金管理規範,将專項資金納入财政預算,保障數字化平台建設運營和購買積分獎勵的資金供應,爲吸引市民參與城市治理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二是強化資金監督。通過設置對賬機制、核算機制、健全内部監督體系等方式确保專項資金落到實處,做好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六,采用多種宣傳方式。常态化、靈活化、多樣化的宣傳模式能夠全面滲透市民生活場景,覆蓋多個參與群體類型。通過舉辦啓動儀式、安插路燈名牌、投放商場和地鐵站廣告等提高市民對于數字化平台及參與事項的了解程度。通過電視、廣播等傳統傳播渠道向中老年群體滲透信息;借助微信公衆号推文、小視頻宣傳等網絡傳播渠道向更多受衆推廣。增加和拓展數字化參與平台的功能将有助于吸納新的參與群體;政府也可将平台宣傳與垃圾分類、普法宣傳等其他城市治理相關活動對接,通過增加關聯活動引入參與群體。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