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闡述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強調“我們的社會主義爲什麽不一樣?爲什麽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于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結合’築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曆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我們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遵循。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和提出的要求,推進“兩個結合”在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1.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爲科學。科學社會主義作爲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内容,爲全世界無産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争取解放指明了方向。在近代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爲探尋救亡圖存道路進行種種努力都以失敗告終的情況下,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世界曆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使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爲中國人民所接受。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把實行社會革命作爲根本政治目的,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爲最高理想,團結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奮鬥,成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中國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大一統傳統,“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餘補不足”的平等觀念等體現蘊含着中華民族精神和樸素的社會主義元素,也提供了中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基礎。
中國共産黨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進程中,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大命題。毛澤東同志指出,必須運用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國的曆史實際與革命實際進行認真研究,強調這個“結合”是“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爲中心”和“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以總結”等方面的内容。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命題,強調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爲中心,着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着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同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指明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這個重大命題的提出,不僅對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衆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的事業之所以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堅持了“兩個結合”,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光明大道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定。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的提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中國式現代化是赓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中國古代的郡縣制、科舉制等,可以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國家治理提供曆史的資鑒;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手工制作、農業技術等,可以爲當代中國科技創新提供曆史的動力;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可以爲當今的“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曆史的借鑒;中國古代留下來的文化典籍,是記錄古老中華文明的瑰寶,必須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勤勞勇敢的品格,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秉承“治國之道,富民爲始”觀念,緻力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以厚德載物、義利兼顧爲價值導向,以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爲崇高追求,使中國式現代化成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堅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着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撷取“親仁善鄰”“和而不同”的智慧,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爲突出特征,使中國式現代化成爲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而不是文明斷裂的産物”。中華民族始終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推動中華文明在創新中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态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中國式現代化既善于從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中借鑒有益養分,又積極推動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爲豐富和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隻有堅持“兩個結合”,才能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的關鍵之所在,立足于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文化内涵與獨特優勢,從而不斷築牢道路根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