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部署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市民政工作存在专项资金量小且不集中、基层服务能力不足、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督办落实政策力度不够、政策创制尚待加强、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对此,市民政部门将着力推进兜底保障体系化、公共服务普惠化、政务服务智慧化、监督管理规范化、权力运行法治化、工作保障机制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强市新实践贡献民政力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推进兜底保障体系化。聚焦特殊群体,统筹救助资源,在兜牢、兜准、兜好上下功夫,织密编牢兜底保障网,推动民生兜底保障全面提质。一是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完善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保障制度,确保兜住底、兜好底。加强部门联动,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救灾等领域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二是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基本生活救助提标、扩围、增效,强化城乡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落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与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加强有效衔接,定期与乡村振兴部门开展数据交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四是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弱济困。
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化。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推进服务机构转型升级,拓展服务对象,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提升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推动基本殡葬服务普惠化。逐步将基本殡葬服务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城乡居民,继续对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大力支持和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二是推动养老服务普惠化。以满足失能照护需求为核心,逐步实现为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长期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适老化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普惠养老服务。三是推动儿童福利普惠化。积极打造“养、教、康、治+社会工作”于一体的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向社会残疾儿童拓展服务。四是推动残疾人福利普惠化。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补贴范围。
推进工作保障机制化。坚持抓队伍、强保障、建机制,确保基层民政力量配备到位、民政事业经费保障到位、民政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一是强化队伍保障。健全民政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加强教育培训、人才引进,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适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优化基层民政部门机构编制设置,并通过增设公益性服务工作岗位等方式充实基层服务力量,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完善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措施和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民政事业费自然增长机制,争取提高财政对民政事业发展的投入比例,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优化彩票公益金支出结构和使用比例,推动各项民政事业均衡发展。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和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重点项目、优质项目,强化资金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推动民政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三是强化作风保障。持续推进民政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健全工作督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形成推进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闭环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