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街道高度重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有效路径,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在收单、运输、处置环节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街道辖区内有4个社区,21个村(居),涉及1.9万余户,45家机关单位及200余家企业均已实现100%全覆盖。
一、重宣传,推进垃圾分类入人心。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垃圾分类。抓牢“关键少数”,在*小区,由分类准确率较高的48名居民党员与红色物业成员组成一支垃圾分类示范队伍,成为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的重要力量。二是发挥小区自治力量落实垃圾分类。发挥小区楼道长作用,开展入户宣传、集中宣讲,用接地气的长兴方言版乡音,多角度讲解垃圾不分类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知识,指导居民如何区别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识。三是丰富宣传载体推广垃圾分类。与网格员、专管员、志愿者等力量做好结合文章,通过组织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游戏及积分晾晒、兑换活动等活动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00余场,市级以上宣传报道80余篇。
二、建机制,规范垃圾分类严格管。一是完善分级管理机制。依托“1+3+N”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以街道牵头,融合物业、业委会、终端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建立网格垃圾分类工作站,网格长带头定期召开专项培训会议,确保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到位,分类收集到位,运输处置到位。二是理顺联动执法机制。依托村社上报、“音乐线”反馈数据基础,建立“一教二改三处罚”的工作机制,针对小区乱分乱投的居民进行阶梯式教育宣传,对拒不改正的居民,联合执法中队上门宣教。今年以来,累计联合上门宣教19例。三是建立房东责任机制。针对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的村社,创新实施房东责任机制,把抓好“房东”这一关键核心作为突破口,要求房东“一房管到底”对租客有宣传、监督等义务,确保外来流动人口“入住即会分”。
三、抓提升,促进垃圾分类见实效。一是持续加强“三池”改造提升。结合美丽小区创建契机,对老小区垃圾池、闲置空地进行“三池”改造,清除蝇虫满天飞的临时堆场,做到有标志、有联系方式、有灭火器、能上锁,赢得了居民的支持与好评。截至目前,累计改造45座。二是持续加强对中转房及收运模式改进提升。累计投入约176万对辖区15个村级中转房进行提升;投入约160万对小区内66处“四定”点位进行改建。针对沿街商铺采用“四定一线一平台”模式,针对村居创新采用“以桶换桶”收运模式,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三是持续加强对专管员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垃圾投放点进行提升改造,增设封闭门,通过在小区“四定分类”点位通过情景模拟进行桶边现场演练专管员扫码、开袋检查、拍照、分拣等,大大提升垃圾分类专管员专业素养。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虽有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难点需要克服。一是我们街道深处开发区腹地,外来务工人口众多,流动性强,导致城中村垃圾分类管理难度大。二是受开发区用地规划影响,辖区部分村在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投入上有所限制。三是各村居负责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无法充分利用我们智能化操作系统。四是辖区新建小区多,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不及时,影响整体人居环境。
推进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太湖街道将深入贯彻省市县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识再提升、措施再强化,总结经验、创新机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