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极端重要位置,强调高校要始终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命题,为加快构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向。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的育人使命特殊,在“三全育人”的价值引领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建立全员化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已然成为民族地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课题。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路向

1.价值维度:突出同向同行。在高校育人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即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功能。民族地区高校身处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项工作布局应该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目的,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设计相关育人主体的分级目标和工作内容上要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初心,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融入学生思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其他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突出价值统一、目标一致,推动教育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共融共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2.以全过程贯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立德树人是一个过程性、连贯性的任务。在时间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即将思想引领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针对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特征、各个民族专业不同文化特质,开展分类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思政育人工作,将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要求分级分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空间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空间场域。高校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壁垒,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建立学生思想政治融合社区,挖掘互动式、立体化、多维度的协同育人空间,将育人资源链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第一线,打造生活、学习、社交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育人场景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点、线、面全域贯通。

3.以全方位协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高校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理论、规律的运用,推进形成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铸魂全面协同的育人局面,建立规范化、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一方面,要畅通课内课外协同育人平台。定期开展“三全育人”思想动态调研,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完善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建设网络思政“第三课堂”,有效联结汇聚育人资源和力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机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到认同形态的全方位转变离不开载体,高校要依托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校园资源建立交叉育人机制,打造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思政平台,要注重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标语、横幅文化育人作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常性地开展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达到深度育人的效果。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市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3篇)
市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3篇)
9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