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时代新征程,做好调查研究,既要正确认识其历史意蕴与价值旨归,也要科学把握其方法论前提,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抗日战争时期,为批判“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思想,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通过考察、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持久战”思想,并描绘出抗日战争战略从防御到相持到反攻三个阶段的蓝图,坚定了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的全局性,针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战略思维要求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时心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战略视野审视复杂国际形势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技术变革、需求结构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等机遇与挑战,运用科学的战略原则和灵活的战略举措有效避免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准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谋划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势”与“事”。
以历史思维鉴真知。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开展调查研究须坚持历史思维、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以史为鉴、鉴往知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方面,运用历史思维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作出正确历史抉择的现实依据。通过广泛了解、深入调查土地改革、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农村的阶级关系等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提出根据平均分配的原则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以“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宝贵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历史发展历程所沉淀、凝练出的中国智慧和科学方法对于当前开展调查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和群众做朋友”“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专门编印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才溪乡调查》《农村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文献以系统阐释调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宝贵经验同样适用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所涌现出的现实问题。
以极限思维应变局。如果说坚持底线思维是考虑问题的最“底”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保持稳定,那么坚持极限思维就是考虑问题的最“顶”处,关键在于突破顶层,冲云破雾,以前瞻性视野、超前性思考、全面性准备避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以战略性原则、灵活性方式、针对性举措应对突发性极端事件。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既要考虑“力所能及”,也要考虑“力不能及”,既要打好“有准备之仗”,也要科学应对危急存亡之势,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大革命失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危急关头,八七会议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全党没有为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而惊慌失措,重新鼓起勇气,绝地反击。正是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候,毛泽东同志严厉批评了党过去“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的倾向,郑重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极限思维要求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时做“狭路上的勇者”,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勇者中的智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处变不惊、出奇制胜,切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同志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应巧妙运用多种思维,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确保“调”之有方、“查”之有道、“研”之有效、“究”之有理,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