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对外开放的五大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新活力、新合力。在开放对象、开放格局、开放领域、开放模式和开放方略五个维度上,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实现历史性转变。梳理中国对外开放的演化脉络和推进路径,有助于我们理解对外开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开放对象:从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好结合
开放对象着眼于解决“向谁开放”的问题。在开放对象的优先顺序上,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对发达国家开放向对发达国家开放和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更好结合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不仅是为了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对外开放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向谁开放”问题上有了新思路新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必须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而只有通过开放途径,积极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夯实合作基础。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
10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丁美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与此同时,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为新型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上述五个维度立体化呈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凸显高水平开放的新特征、新目标、新要求。在新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水平开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代命题。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顺利推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