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主题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基于新时代实践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创新特征,不仅是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的深邃思考,也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对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问题的当代思考,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构成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鲜明理论主题。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理解这一思想的理论主题,不断增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意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系统深入地回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从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规律角度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始终是中心问题。只有从中华文明的深远历史纵深出发,才能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夯实道路自信的根基。
文化繁荣兴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仅要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也要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文明不断丰富发展,与此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更加多元、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成为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从社会的持续发展角度看,精神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也愈发凸显。为更好适应这一新的客观社会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既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又围绕文化建设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文化思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这一思想是以对文化、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认识作为前提,也是对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作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内具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从总体上是源自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庄严责任,具体到文化上则归源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扎根本土与胸怀天下的有机统一,始终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当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非返回书斋的抽象思辨,而是深刻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不是消灭古老文明,而是扎根文化传统、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其所实现的是文明更新而非文明断裂。同时,从世界现代化的比较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凸显了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其超越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的抽象文明观,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新图景。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