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既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保障。关于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多次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一、“塑形”与“铸魂”两手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乡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要实现全面振兴,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还要聚焦精神生活的富有,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其中,物质富足是基础,可以为精神富有提供强大的物质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恩格斯也反复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见,物质富足是精神富有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精神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但是,精神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物质,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可以为物质富足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把舵护航。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政府仅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它可以引导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但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还应该是农民。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正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乡村长期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乡村文化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文化。费孝通曾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农民是本土乡村文化的亲历者和创造者,理应成为其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如果脱离了农民,乡村文化就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传承和发展。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一再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这既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现实运用。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文化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内容,毫无例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往往通过内因起作用。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立者,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而政府主要是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是乡村文化振兴顺利推进的外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由于敏锐地洞察到了人民才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客观规律,才一直强调农民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为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顶层设计力度。一是积极培育村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坚持以自治为基础,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使广大村民不再被排除在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之外,不再是乡村文化建设活动的“看客”,而是切实地转变为建设者和创造者。二是加强乡村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村民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给予村民充分的文化话语权、表达权和选择权,全面了解和把握村民的实际文化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文化产品和服务,破解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难题。三是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把外流乡村文化人才“引回来”;大力实施乡土文化人才培育计划,包括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把本土乡村文化人才“扶起来”;等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