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發言:聚焦主責主業聚力守正創新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爲新時代新征程做好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供了路線圖和指南針。區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聚焦組織部門主責主業,理清思路,明确重點,精心選幹部、配班子,抓基層、打基礎,強隊伍、聚人才,爲建設省會城市标杆區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凝心鑄魂,築牢思想根基。堅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從學思踐悟中汲取奮進新征程的智慧力量。注重入腦入心。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學習入腦入心,結合“萬名黨員進黨校”、精品黨課,幹部培訓主體班等,推動黨員幹部常态化開展理論學習,深學深悟把握精神實質、常學常新提升站位境界,以理論清醒确保政治堅定,保證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注重走深走實。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用好用活黨建學習資源,做實做優“黨課開講啦”“送黨課進基層”“聲動樂齡”等學習載體。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三會一課”、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全面提質“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把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注重轉化實化。注重将理論學習與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與提升我區組織工作質效結合起來,在深化、内化、實化上下功夫。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爲組織工作的計劃安排、目标措施、具體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地、抓推進、抓成效。
選賢任能,建強幹部隊伍。注重培優、識準、用好、激活,提升幹部執行力,把領導班子、幹部隊伍建強激活。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持續強化“幹就看得見、不幹就看不見”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選用幹部。深化落實“六類幹部”分類管理,推動縣級幹部示範引領、科級幹部比學趕超、普通幹部多向交流、年輕幹部一線曆練、社區書記動态調整、職級幹部科學管理。持續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堅決落實幹部“能上能下”,加大調整不适宜擔任現職幹部力度,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幹部執行能力。堅持“做成就是執行力”,以提升工作效能,狠抓工作落實爲主線,着力破解幹部“躺平”“不爲”等問題。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強化幹部執行過程跟蹤問效,注重結果導向,做到幹與不幹、真幹假幹、多幹少幹、幹好幹壞完全不一樣。持續激勵幹部擔當作爲。着眼全周期全鏈條選育管用,加大年輕幹部培養使用力度。用好用活職務職級晉升制度,把工作任務執行落實情況作爲晉升優先條件,切實提高職級資源配置能力,充分調動各層級各崗位各年齡段幹部的積極性。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健全失實舉報澄清正名機制,旗幟鮮明爲創新者鼓勁、爲實幹者撐腰。
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注重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爲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持續增強組織引領力。以“黨建聚合力”工程爲統攬,深化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區“兼職委員制”,擴大“組工先鋒共同體”黨建“朋友圈”,完善資源、需求和項目“三張清單”。做實樓宇黨建,擴面提質“紅色之家”建設,推動“兩個覆蓋”從“有形”向“有效”提質升級。持續增強治理凝聚力。持續推廣“組工夜話”協商議事模式,着力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芙融萬家”行動,推動村(居)民代表更好發揮上傳下達、反映訴求、凝聚人心、服務群衆等作用。深化黨建引領、多方共治小區治理模式,持續加強新建和老舊小區黨組織覆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持續增強隊伍戰鬥力。制定實施新一輪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抓好黨員經常性教育。從嚴從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嚴把黨員“入口關”,疏通“出口關”。深化“紅色服務月”黨員志願服務,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引導黨員立足本職、創先争優,彰顯“組工先鋒”效應。
服務提質,全力育才聚才。堅持人才引領我區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以高質量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用活資源優勢,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依托嶽麓山實驗室農大農科院片區、隆平片區、自貿區塊和高端服務業集聚優勢,引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和核心人才團隊,以及産業領軍、企業經營管理、5G産業複合型人才等。完善培養體系,打造各類人才需求平台。持續開展我區高層次人才認定,推進市、區兩級高層次人才總量提升、結構優化。持續實施教育系統“三名工程”,發揮“醫聯體”優勢,加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支持力度。提質升級“一廈兩中心多站點”基地,全面鏈接新青年人才驿站、就業微市場、白果園青年友好型街區建設,打造青年人才社區。做好人才服務,營造近悅遠來良好生态。優化自貿我區塊骨幹人才分類認定标準,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構建“服務專班、服務專員、服務專場”模式,爲高層次人才解決好住房落戶、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實際問題。加強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在各類優秀人才中擇優推選“兩代表一委員”力度,通過舉辦高層次人才沙龍、重大決策向人才咨詢問策等形式,引導廣大人才聽黨話、跟黨走。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