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3日,县委组织部于市场监督管理局二楼会议室举办了一期公文写作基本技能培训班,来自全县各系统120余人参训,我有幸参加其中。为期四天的学习,两位市委组织部老领导、老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公文的重要性、各类文种以及如何写好公文有了更进一步的相识。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转变认识,明确公文定位。以前,对公文的认识不清楚,定位不明确,总感觉只是发个通知,写份记录;经过参训后,对公文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的定位。公文,全程公务文书,是用来办理公务、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中,各类公文实际担当着统一相识、部署工作、上传下达、记录总结等重要职责。公文有固定格式、制式,文字内容要求严格、权威、规范。
二、对标对表,正视差距不足。3月份,我单位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曾明确提出提升行政办公能力和办公效率。7月8日,党政办公室对各行政职能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文格式培训;12月16日,我院有幸邀请了张宗顺局长对公文写作、信息宣传进行了培训;12月22日,我院召开的“宣传工作推进暨宣传信息员培训会”又对公文写作进行了专题培训。经过前期几次培训,我院的公文写作已明显提升,格式明显规范,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但对照15种法定公文和20种事务文书格式要求,我院还有差距和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团队创作意识不强。公文内容,并不要求文字要多优美,但一定要严谨。公文写作通常涉及援引领导人讲话、政策文件规定、数据与案例。既然是援引,就存在来源、出处是否确切,数字是否准确的风险,需要起草者具备敢于、善于质疑的精神,去刨根问底、追根溯源。我单位是医疗技术服务单位,拥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其专业术语、专业数据、专有名词就需要专业科室提供。没有一支由各专业科室参与的写作创作团队,不能在第一时间为领导提供最原始的材料,势必影响领导决策,进一步影响行政办公能力提升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不能很好地满足百姓的看病需求。临床调研频度不够。“好材料来自基层,成熟于基层”;只坐办公室调研,拿不到第一手资料,看不到第一手信息。日常工作中,没有珍惜好每次行政查房调研的机会,没有掌握好每次院周会与中层交流的机会,没有把握好每次上级专家指导工作的机会,更没有运用好每次科室提供的材料信息,有时存在满不在乎、不懂装懂的心态。咬文嚼字工作不细。“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的差池,往往会导致一篇、一段讲话与原意或领导本意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对文种适用是否得当,语句适用是否合理,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存在夸大或者隐瞒等写作工作没有细心研究、仔细考量。仅仅为了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没有回头看,更没有思考。
三、弥补不足,全面提升写作创作能力。我单位不仅履行着公务管理活动的义务,更肩负着*万*百姓健康的社会责任。好的公文,不仅能提升单位的行政办公能力,还能为领导提供医院发展决策支持,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为了弥补不足,全面提升写作创作能力,我有一点建议和两点转变:一点建议:建团队,明责任。组建一直由党政办公室牵头,各行政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参与的写作创作团队势在必行。医务科负责提供全院医疗质量专业材料的提供,护理部提供全院护理质量专业材料的提供,各行政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等专业材料的提供,党政办公室负责汇总统稿。各科室负责人要对科室提供的素材签字负总责。两点转变:抓机会,勤调研。日常工作中,珍惜好每次行政查房调研的机会,掌握好每次院周会与中层交流的机会,把握好每次上级专家指导工作的机会,运用好每次科室提供的材料信息,为谋划好每次公文打下坚实基础。斟字酌句、咬文嚼字。写作时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随意夸大或有所隐瞒,更不凭空想象、肆意捏造。要力求准确客观、简洁明了,少说套话、多捞干货。标准规范起草公文,从标题到落款,从字体到标点符号,从行间格式到页面设置,都有规范要求。在成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做到用词规范、格式规范、行文规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