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時光流轉,人類與新冠肺炎的鬥争進入了第三年。這三年裏,全球許多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與變異病毒不斷地作鬥争,我國各條戰線上的人民齊心防疫,我們好多同學的親屬也曾在防疫第一線。正是因爲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在疫情的籠罩下安心健康地生活。
而近期,新冠病毒又在我國部分地區快速傳播。對此,我首先要說的就是防疫意識切不可松懈。在與新冠兩年多的漫長鬥争中,随着對病毒的認知逐漸加深,同學們有了疲态,認知意識上有些淡薄,自我防護意識逐漸松懈。同學們,不要以爲病毒未侵襲我們三北福地,就可以放松警惕,舒服躺平。學校是人員高密集的單位,是傳染病的高發地區,更需加強防護,爲自己也爲身邊的人負責。
那麽我們該如何做好防護工作呢?我提以下五點建議。
1.戴口罩。進出校園務必佩戴好口罩,上學放學時人流量比較大,而病菌喜歡在飛沫、空氣中傳播,我們戴好口罩能有效阻隔病菌的侵入,保障自我的安全。如果我們的班級出現一天超過3位或三天内超過5位同學因流感、發熱而請假,則班級全體同學都需要佩戴口罩上課。
2.勤洗手。病菌傳播最主要的途徑是接觸傳播,如果能正确清洗手部,每次洗手不少于20秒,便能減少60%-80%的手部細菌。我們在課間,如廁後,飯前飯後,做眼保健操前,都要對手部進行仔細清洗,特别是飯前、眼保健操前的手部清潔尤爲重要。請同學們務必引起重視,減少細菌和你親密接觸的機會。
3.勤通風。正常情況下,生活中常見的細菌,在适宜的條件下,約15-30分鍾完成一次分裂。按照30分鍾分裂一次計算,一個上午4個小時,假設剛開始的時候教室内有100個細菌,那麽一個上午至少分裂8次,教室内至少會有25600個細菌。定時定期開窗通風及課間十分鍾開窗便可以減少室内的空氣細菌病毒載量,進而降低發病人數,而且開窗通風次數越多,效果越明顯,這是切斷病菌傳播的有效途徑。
4.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每天進行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體溫≥37.3℃)、乏力、嘔吐、咳嗽、腹瀉等任何身體不适症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并第一時間報告班主任,嚴禁瞞報病情帶病上學。
5.合理外出。上放學實行點對點家校兩點一線往返,中途非必要不到其他場所逗留。做到不紮推、不聚集、非必要不出市,最好不到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活動,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關注家庭成員的行動軌迹,勸阻家人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區域,外地出差做好防護工作,回來後配合社區做好相關排查工作,保證家人的生命安全。
除了以上幾點,同學們還要在飲食上注意合理搭配,講究科學營養,讓自己擁有強壯的體魄,這樣才能給我們的學習提供堅實的力量。
老師們,同學們,“疫情尚未攻克,我們仍需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築牢校園疫情防線,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生活工作環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