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确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當前國内國際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重點任務,精辟闡述新發展階段五個需要正确認識和把握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總書記的講話站高謀遠、思想深邃、内涵豐富,爲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2023年,全省上下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省經濟持續回升、穩步向好,從一季度GDP增速低于全國X個百分點,到“半年報”時低于全國X個百分點,再到前三季度低X個百分點,外界一緻評價“追趕力度大、速度快”,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反映經濟發展延續性和可比較性的“兩年平均增速”,仍有望跑赢全國水平。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要構建高質量發展的“九大體系”,即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現代産業體系、現代基礎設施體系、開放發展體系、“三農”工作體系、生态文明體系、民生保障體系、防災減災體系,這也爲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X實現地區生産總值X億元,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X%,總體呈現“穩中恢複、穩中加固、穩中提質”态勢。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堅持改革創新不停步,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上來,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全力以赴推動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就我縣而言,我縣經濟發展也在持續恢複之中,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11.21億元,同比增長X%,兩年平均增長X%。總體而言,“時”與“勢”都于我們有利,機遇大于挑戰。一是有戰略機遇。國際環境雖然存在不穩定性因素,但世界經濟緩慢複蘇的大趨勢沒有變。特别是“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的交彙疊加,爲我縣經濟發展在理念、戰略、舉措、預期上注入了強大動能。二是有政策助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七大政策,省市也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這些政策含金量高、覆蓋面廣、針對性強,必将有效助力經濟平穩運行、健康發展。隻要我們用好用足上級政策,就一定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再提質、再加速。三是有思路布局。縣十四次黨代會謀劃了今後五年縣發展的美好藍圖,明确了“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高水平推進強縣富民”主題和“走在全市縣域經濟第一方陣,領跑全省農産品主産區縣”目标。2023年的工作成績證明,我們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向、發展舉措是科學可行的。隻要我們保持定力、笃定前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一定能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X的嶄新篇章。四是有發展空間。随着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的加速構建,特别是綿遂内鐵路即将開工建設,縣日益凸顯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資源禀賦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吸引眼球,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各大企業都會把目光投向X,我縣的人氣、商氣、财氣也将加速聚集。作爲一個有着百萬人口的人口大縣、地域大縣,縣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餘地,隻要我們因勢利導、揚優成勢,就一定能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
縣委考慮,今年全縣經濟增長預期目标按X%左右安排,力争邁上X億元台階。确定這樣的預期目标,縣委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反複權衡,統籌考慮了各方面因素,總體上是積極穩妥、切實可行的。一是符合宏觀經濟增長預期。中央确定今年經濟增長目标爲X%左右,省委确定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标爲X%左右、力争實際增長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以上,市委提出今年我市經濟增長預期目标按X%左右安排。縣委确定X%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标,符合近年來我縣經濟增速逐漸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常态化運行情況,符合我縣走在全市縣域經濟第一方陣,領跑全省農産品主産區縣的現實需要,也有利于引導發展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二是契合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奮鬥目标。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确提出,未來五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要突破X億元。今年是落實黨代會決策部署的開局之年,開局好則全局優,起勢好則後勢足,以一個較快的增速開局起步至關重要。确定X%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标,既能确保今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也能爲今後幾年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是具有良好的支撐條件。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2023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工業“1+2”主導産業發展正加快成形成勢,加之我縣農業發展持續提檔升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對于農業全産業鏈發展的承載作用愈發明顯,服務業發展基于我縣龐大的消費群體仍然表現不俗,一些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投産達産,實現經濟穩增長具備良好基礎和條件。總的來看,我縣今年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标,難度不小、壓力不小,但是也有基礎、有支撐。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求高、難度大、任務重,必須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特别要紮實抓好以下五項重點任務。
一是推進項目投資大突破,築牢高質量發展核心支撐。項目是加快産業發展、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近期,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同時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又接連召開項目投資工作會,都傳遞出大抓項目、狠抓投資的鮮明信号。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實現“開門紅”含義與往年不一樣,關鍵是一季度乃至上半年能夠穩住經濟,穩住就是勝利。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一季度經濟運行是全年經濟走勢的“風向标”,要搶前抓早穩住今年一季度經濟。對于我們來說,今年一季度就是全年項目工作的“窗口期”,也是穩住全年“基本盤”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家一定要牢固樹立“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争先”意識,馬上行動起來,對各項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确保實現“開門紅”。要在項目謀劃上“做足文章”。項目謀劃和對上争取的先決條件是解讀政策、研究文件。我在1月X日給全縣各級各部門的批示上已經明确提到,這次央、省政策支持力度之大,表述之肯定、堅決,爲曆年來罕見。近期,國家、省、市都将相繼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這些政策都帶着資金和項目,一季度全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額度将達到2萬億元,央省預算内投資資金X%-X%也将在一季度下達,而且還可能降息降準。根據省發改委消息,國家政策機遇窗口期隻開放到今年3月底,機遇千載難逢、稍縱即逝。因此,各級各部門特别是發改、财政等行業主管部門及平台公司要緊盯上級最新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抓緊研究、科學研判,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紮實做好承接和落實的各項工作。要加強對上溝通彙報,積極與省農發行等專業機構對接,抓緊梳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央省預算内投資項目,研究提出拟申請事項清單,爲實現“開門紅”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政策風口瞬息萬變,大家一定要把握“快”字訣,隻要有角度、有切口就要盡全力去提前包裝,絕不能等到利好政策“遞到嘴邊”才開始行動。就當前而言,重點要抓緊包裝好宏達公司的祠堂灣水庫、琴泉片區文旅康養暨城市有機更新、潘家城市綜合體,盛達公司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投公司的現代農業産業園等重點項目,同步推進冷鏈物流、種業創新、生态環保等項目包裝對接,力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省市“大盤子”。對于鄉鎮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大家要抓緊對接縣級部門、平台公司,一起謀劃包裝推出項目,争取把很多以前想幹而沒幹成的項目在這個“窗口期”落到實處、見到進展。要充分發揮項目工作專班作用,由發改、财政等主管部門和平台公司組織開展項目包裝專業培訓,這項工作要抓緊安排、盡快實施。要在項目推進上“開足馬力”。抓好在建項目,是當前做好項目投資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現實的手段。一方面,新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抓緊開工。從上級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來看,一季度就是項目開工的黃金時期,大的政策利好、資源傾斜、快速審批都集中在這段時間,過了這個風口期,一切都将是未知數。因此,我們的重點項目都必須抓緊梳理研究、溝通彙報,大幅壓縮項目前期工作時間,确保一批條件成熟的項目在一季度“應開盡開、能開快開”,盡快落地建設。比如,我們的祠堂灣水庫項目,雖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力争祠堂灣水庫在上半年開工建設,但對我們來說,仍要卡準時間節點,力争一季度開工建設。又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及産業園區項目,要進一步加強對上銜接,春節前就要完成“建設用地增減挂鈎”和“土地整理”子項目的審批,在2月底前完成“兩規一案”審批,确保項目能夠在3月底前動工。此外,城區一環路、G20永明至花園段、琴泉片區文旅康養暨城市有機更新、綠溪優食谷國際食品産業城等項目,都要全力做好各項前期工作,确保一季度開工建設。另一方面,續建項目要穩步推進、盡快竣工投産。要繼續保持高效率推進項目、高水平服務項目的工作節奏,充分發揮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專班作用,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各職能部門要認真梳理工作計劃,落實項目責任,明确進度要求,加強協同配合,督促項目業主在确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當前,要加快推進德遂高速、GX京昆高速擴容、S20段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宏湃新能源、領旗食品等重點産業項目建設,力争實現早竣工、早投産、早增效。特别要紮實做好要素保障,首先在資金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融資的作用,加強政銀企三方合作,着力提升政府平台公司信用等級,采取與社會資本合作組建混合所有制等多種模式發行企業債券,切實破解項目融資瓶頸;要及時捕捉國省投資導向和信息,争取更多的資金投入我縣項目建設。相關政策導向前面我已經給大家進行了系統分析,雖然這次國省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就我們縣級層面而言,在資金分配上決不能“撒花椒面”,必須設定優先級,集中精力辦大事。同時,要抓好土地要素保障,自然資源、發改等行業主管部門要抓住一季度“窗口期”,加強對上彙報争取,确保土地用地保障駛向“快車道”。要在項目招商上“卯足幹勁”。持續加強項目招引、擴大有效投資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是破解新入庫項目不足、投資缺口大等問題的現實之需。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緊盯上級政策導向,緊扣縣域資源禀賦,認真研究挖掘發展優勢,加強宣傳推廣對接。特别要聚焦鞋服紡織、大健康食品醫藥、新能源3個百億級主導産業集群培育、聚焦我縣農業基礎和人口紅利的比較優勢、聚焦适合我縣發展的新興産業,開展精準招商、資源招商,全力招引一批與産業升級配套、與城市發展路徑吻合的帶動性強、貢獻率高、前景廣闊的優質項目,讓優質資源與優質企業“無縫對接”,推動産業鏈上下遊橫向聯合、縱向整合,補齊拉長鏈條,增強産業關聯度,讓産業鏈一通到底,力争全年實現國内省外到位資金億元以上,引進億元以上項目個。
二是推進産業質效大提升,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現代産業體系是現代經濟體系的“底盤”和高質量發展的“根基”。要集中精力大抓工業。工業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最大馬力”。去年1-11月,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X%、居全市第2位,充分說明我們集中精力大抓工業的方法得當、措施有力。接下來,要堅定不移走基于農業優勢和人口紅利的工業強縣之路,持續培育壯大“2+1”工業主導産業體系,以工業經濟大突破帶動縣域經濟大提升。要堅持增量招引和存量擴張并舉,圍繞“鏈主”企業積極補鏈延鏈強鏈,支持引導鞋服紡織、食品加工等領域傳統優勢企業加大技改投資,加快宏湃新能源、雄興體育、安吉納體育用品等重點項目建設,力争今年完成工業投資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億元。要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規模“雙提升”行動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引領重要産業發展的“專精特新”企業,力争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家、高新技術企業家。要按照“一園多區”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園區在聚集企業、建設項目、承載産業中的優勢作用,加快推動紡織造産業園項目建成投産、綠色裝配式産業園盡快“齊裝滿員”,高質量建設X工業區,進一步鞏固提升全省“X+1”(先進材料)重點特色園區創建結果,切實把園區打造成爲産業集聚發展高地。要加快建設區域合作示範項目,加快企業入駐進度,确保飛地産業園盡早投産運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确保武侯(智谷智能制造産業園盡快投産達效;加快中科經永産業園前期工作,抓緊明确園區主攻産業、形成總體規劃。要擦亮農業金字招牌。作爲丘區農業大縣,基礎好、體量大,必須堅持用抓工業的思路來抓農業,充分發揮農業本底優勢,持續鞏固主要農産品全省前列成果,加快農業全産業鏈培育發展,持續完善“3+2”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持之以恒擦亮農業大縣農業強縣金字招牌。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高質量完成萬畝高标準農田年度建設任務,确保糧食、油料總産量分别穩定在、萬噸左右,生豬出欄量穩定在萬頭以上,繼續保持油料總産、生豬出欄全省第一,糧食總産全省第三地位。要切實鞏固全國農業全産業鏈典型縣建設成效,推動鐵騎力士綠溪優食谷、明興農業X萬頭飼養宰一體化等項目建成達效,加快國家區域畜禽(生豬)種業創新中心、國家油菜良繁基地建設,切實承擔起生豬種業和油菜制種“國家隊”曆史使命,努力解決種業“卡脖子”問題。要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推動生豬種業園區順利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中期績效評估,優質糧油園區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培育體系,培育認定市級園區個、縣級園區個,加速構建“2+3+X+N”現代農業園區梯次發展格局。要促進服務業品質提升。作爲百萬人口大縣,服務業需求旺盛、潛力巨大,要充分發揮人口市場規模優勢,着力構建“1+2”現代服務業體系,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縣,力争實現服務業增加值X%以上、社消零增長X以上,電子商務年交易額X億元、網絡零售額20億元。一方面,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大力培育消費新業态、新模式、新載體,加快琴泉片區文旅康養暨城市有機更新、潘家城市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力争年内完成商業綜合體項目基礎工程。另一方面,要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推進古城旅遊綜合開發等項目建成運營,加快建設西部寫生創作基地、彩林農旅融合等重點項目,大力實施“遊學X”研學旅行品牌工程,加快構建“一營多基”研學教育體系,着力拓展文旅經濟産業鏈條。同時,要積極搶抓鐵路等項目建設契機,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加強冷鏈、倉儲、配送投遞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智慧物流建設,全力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三是推進城鄉建設大跨越,擘畫高質量發展美麗畫卷。推進城鄉建設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要堅持“城鄉并重、以城帶鄉、以鄉促城”思路,既注重提升縣城功能品位,又注重提升城鎮建設水平,大力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構建“中心帶動、次級突破、全域振興”區域發展新格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底座和基石,長期以來我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心在城鎮,雖然經過脫貧攻堅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所改善,但農村公共服務能力仍不能适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深入推進宜居縣城建設,推進五裏梁南北幹道(南段)建設、城南片區等項目建設,加快2個老舊小區改造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開工建設,持續推進城區道路雨污分流、地下管網建設及棚戶區改造建設任務。要聚焦構建“X”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力争今年底前X段建成通車,X段建設完成主體工程,同時繼續配合做好通用機場的前期工作,力争鐵路四季度開工建設。要推動城鎮建設提質升檔。城鎮建設是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牢牢把握縣域内片區劃分這一重要契機,圍繞推動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不斷走深走實,緊密結合省級“百強中心鎮”、省特色小鎮建設及“百鎮建設行動”,推動資源要素、人流物流彙聚到“次級突破”上去,實現“聚而合”,避免“散而弱”。要推動縣域副中心盡快成型成勢,X鎮要緊緊依托工業區持續壯大鎮域經濟,x鎮要加快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進度,紮實推進工業區建設。中心鎮、特色鎮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闆,建成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示範鄉鎮,建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要全面推進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各鄉鎮特色發展、競相發展、錯位發展,構建以縣城爲核心、中心鎮和一般爲支撐、中心村爲基礎的現代鎮村體系。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和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用好用活緻貧返貧預警應急處置基金,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要加快完善我縣過渡期銜接政策體系,繼續落實好産業扶貧、就業扶貧、小額信貸等政策,統籌抓好鄉村振興重點村幫扶、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等重點工作,積極開展省級先進重點幫扶村創建活動,平穩有序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要大力推動産業振興,緊扣“3+2”農業主導産業體系,依托現代農業園區這一重要載體,探索形成一批利益聯結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産業增值收益。要持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實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處理等“五大專項行動”,力争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置率、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别達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繼續保持在100%。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