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

同志們:

黨的七大後黃炎培在總結曆史時,感慨過往革命者的“政怠宦成”“人亡政息”和“求榮取辱”,想要找尋一條能跳出“曆史周期率”的新路。中國共産黨在成爲執政黨後,同樣面臨着曆史的考驗。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始終赢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兩個答案”的提出,無疑爲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從七大後毛澤東提出的“民主監督”,到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給出的“自我革命”,黨百年奮鬥的曆程,同樣也是其不斷探尋執政興國規律的過程。在中國共産黨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經過百年奮鬥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第一個答案到新時代黨給出的第二個答案,體現了中國共産黨政治的曆史演進邏輯與現實成長邏輯的内在統一。下面,我圍繞“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這一主題,爲大家作一堂黨課報告,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工作體會。

一、相輔相成:民主監督與自我革命的内在統一

民主監督多指黨外群衆和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産黨的監督,是促使黨不斷進步的“外因”,而自我革命多指黨主動自發的自我革新、自我糾錯行爲,是保障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内因”。隻有内因與外因有機結合,自律與他律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二)完善制度建設:夯實“兩個答案”的基礎。鄧小平在研究了過去建設的經驗教訓後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所具有的這四個性質,那就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制度體系,發揮制度作用,從而改善過去的不足之處,以應對新的困難。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讓民主監督發揮作用的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汲取民衆智慧、堅持群衆路線,滌除了黨内諸如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到的:“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開展。” 沒有群衆的廣泛參與,沒有名副其實的人民主權作支撐,民主監督絕無可能取得豐碩的成果。隻有完善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才能更好地發揮民主監督的優勢。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讓自我革命發揮作用的制度保障。改革開放以來,黨對于以監督機制保障黨的自我革命這一問題逐漸重視并逐漸發展完善,但它仍需要同新時代的客觀需要相結合,發生新變化以适應新挑戰。新時代的從嚴治黨,應當以政治建設爲統領,要做到時代背景和群衆要求相結合。既以長遠眼光審視時代變化,建立科學有效、與時俱進的反腐敗機制,用完善科學的監督制度确保長治久安。做到既建立科學制度,又解決突出問題,從而讓黨在一次次應對風險挑戰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執政水平和糾正錯誤,用絕不回避問題和缺點的優良傳統去推進實現自我革命。

(三)堅持問題導向:确保“兩個答案”不偏航。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指黨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結合,在總攬全局、大小兼顧的情況下審時度勢,敏銳地把握群衆、社會與時代呼聲最熱烈的關鍵問題,從主要矛盾處破題,從而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想要民主監督和自我革命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應把握當下群衆最關心,與黨的生死存亡最密切的重大問題。新時代的“兩個答案”,應把握反腐敗鬥争這個關鍵節點,以反腐倡廉建設推動黨在其他方面的持續革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巨大政治勇氣,緊緊依靠群衆,取得了反腐敗鬥争的壓倒性勝利。通過群衆監督、黨内監督等多種方式,極大淨化了黨内政治風氣,反腐敗鬥争的成果得到了人民群衆的高度認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着眼未來,腐敗現象仍是較長一段時間内民主監督和自我革命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腐敗既是人民群衆最爲深惡痛絕的重要問題,也是最能侵蝕黨組織肌體的疑難雜症,同時又是最能檢驗“兩個答案”成色的關鍵所在。無論民主監督還是自我革命,都應堅持問題導向,對腐敗現象堅決打擊,回應人民的期望,時代的呼聲和黨對自身的要求。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四個帶頭+反面案例)
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四個帶頭+反面案例)
5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