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粮食运输损耗情况探析研讨

有关于粮食运输损耗情况探析研讨(5篇)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古往今来,粮食运输直接决定战争输赢和百姓安危,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发明“双辕车”和载重25吨左右的船舶,开通“秦直道”,运粮效率大幅提升,为一统华夏奠定坚实基础。清代前期,粮食运输量大幅增加,仅长江、淮河和运河三大水系运粮量就达5300万石(折合379万吨)。伴随粮食运输量的增加,受运粮设备和公路状况等制约,粮食运输损耗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在明朝时期,官府在征收“正米”外,还额外征收一定的“耗米”,用来弥补运输损耗及相关费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扛畜拉”的传统运输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轮船代替帆船,火车、汽车代替马车、牛车,粮食运距拉长、运时缩短、运耗减少。部分专家学者比较关注粮食运输损耗问题,也进行过定量估算,但由于概念界定不一致、计算过程不透明,研究得出的运输损耗数据差异较大。笔者在界定运输损耗概念的基础上,按相关环节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一、何为粮食运输损耗

粮食运输贯穿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是粮食物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输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设施改善,粮食运输效率提高,传统人力运输退出,运输过程中“人吃马嚼”也相应消失,这是现代粮食运输损耗与过去运输损耗的重要差别。为更好定量评估粮食运输损耗情况,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笔者就粮食运输损耗概念作出如下界定。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安龙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11月14日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三中全会研讨发言:把牢六个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三中全会研讨发言:把牢六个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0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