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我對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精心組織第二批主題教育的最新重要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深度的學習和荟萃。通過密切結合全省和個人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系統的剖析,對當前第三輪主題教育的新形勢新需求、潛在的風險和隐患,和接下來的工作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與此同時,結合最近的工作,我整理了一些收獲和感悟。
一、總結經驗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在主題教育之旅的道路上,不存在“終點站”,而隻有“行駛過程”,我們必須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狀态,始終堅持精心完美的工作态度,始終貫徹始終一緻的理念。古人語,“築籬編栅,最後一環至關重要”。如今,第三輪主題教育即将進入尾聲,但是在我區的主題教育推進情況看來,仍然存在着在不同層面的諸多挑戰和問題。例如,在最近一輪的省級督導反饋中,我區各級别、各領域、各行業的基層黨組織間在主題教育的推行上存在着不均衡、不充足的現象,一些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對于主題教育新要求的理解不夠深刻,部分黨支部對于規定行動的執行不夠到位,導緻理論學習成效不盡如人意。從全市角度來看,我區在違規飲酒、能力作風等專項整治工作中的總體質量仍有待提高。下一步,我們需要在思想上有所提升。主題教育的”完結”并不等同于”結束”,根據以往的經驗,越是在收官階段,越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對于這一點,我們必須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五個更加注重”“三個實實在在”的精神,充分認識到保持始終如一、精心完美地推進主題教育的重要政治意義,堅決克服麻木思想、厭戰情緒、松懈心态,堅決做到标準不降、熱情不減、力度不減,确保主題教育的完美收官。在任務落實上,我們需要更加細緻。我們将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全面檢視上,詳細對比中央部署和省市要求、參照上級的考核指标、比較其他先進縣區,更深入地找出差距,彌補不足,繼續堅持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檢視整改、推動發展、建章立制五項重點工作與推動作風建設的有機結合、同步推進,真實地利用中心工作的成效來檢驗主題教育的實際效果。在責任傳遞上,我們需要更強化。進一步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主題教育的“首要責任”,将本部門本領域主題教育的推進效果納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考核成績,和評優評比、選拔調任等關聯起來,倒逼責任的落實。定期與下級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深入交談,談論重點任務、談論風險隐患、談論利益得失,确保責任的壓力能夠始終保持并得以有效傳遞。
二、切實做好調查研究“後半篇”文章。在第三輪主題教育中,我們始終秉持“以民爲本”的方向,緊密與基層民衆相連,我們的目标是建設一個廣大民衆可以信賴、依賴、安心的社會環境。正如古人所言,“了解漏洞的人在底層,知道政策失誤的人在草根。”在主題教育的開展質量和實效性問題上,最能直接感受到的,也最有發言權的就是我們的廣大民衆。從全區民生實事的落實情況來看,2024年我區熱線辦理成績下降的比例較大,一些單位在辦理工單時,缺乏持久的進攻性精神,對物業、供暖、房地産等領域的複雜問題缺乏足夠的先見之明,對問題規律的研究不夠深入,沒有做到系統治理、綜合施策,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民衆的滿意度。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我們要堅持發揚“密切聯系群衆”這一優良傳統,開展新一輪的“大接訪”活動,領導幹部結合分工進入企業、村落、社區進行常态化的調研,總結和推廣特色的經驗和做法,及時、準确、全面地了解民衆的迫切需求,将民衆的關切作爲政策落實的“風向标”。我們要繼續辦好民生實事。結合新一輪調研的成果,我們要再次梳理和确定一批2025年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民生實事清單,同時指導全區相關單位圍繞民衆的切身利益制定年度民生實事清單,列出時間節點、明确推進措施、定期進行督導調度,進一步鞏固主題教育的成果。我們要繼續守護民生的底線。對于低保、養老等民生領域的專項整治任務,我們要再次鞏固和提升,确保高質量、高數量的圓滿完成。我們要将12345熱線視爲“送上門的調查研究”,繼續開展傾聽一線等活動,帶動訴求的辦理,提升民衆的滿意度。
三、形成一批立得住、站得穩、管得遠的務實舉措。主題教育的開展,不僅是當前的需要,也是對未來的投資,我們必須确保這一系列教育舉措能夠立足長遠、穩固發展、有效管用。我們明白,主題教育是一種方法,而推動發展則是終極目标。通過實地調研,我們察覺到在實施重點工程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礙,受産業政策、環境治理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企業的關閉呈現了“一刀切”的現象,而對于關閉企業的負面影響,我們沒有進行及時的積極宣傳引導,導緻“物質上無法滿足,精神上也未給予關照”,目前全區有20家關閉的企業,其中10家企業對未來投資缺乏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體項目建設的進度。接下來,我們要結合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的示範區。确立明确的任務目标,充分發揮專線、專班、專組的作用,加強全員招商、全域招商、全力招商,構建一支能夠随時出動、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招商部隊,每個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出外招商活動,争取在吸引大型項目上達成新的突破,全力推動區委、區政府策劃的2025年30個全區關鍵項目。同時,我們要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實施土特産的“規模化、增值化、品牌化”三年行動計劃,培育地方特色産品品牌,發展“一村一特産”,争取創造更多的省級鄉土産業知名村、打造“全省知名農産品品牌”。結合“萬村興水”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投資不少于1.2億元資金用于部分村莊(社區)的集中改造,營造充分體現鄉村特色的“水美鄉村”,争取打造更多的省級美麗鄉村。此外,我們要與堅守生态環保的“一條底線”相結合。全面開展重污染天氣治理、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車污染治理的攻堅行動,堅決整治生态環境問題;加快10個風險項目建設的進度,堅定不移地做好“确保交付”工作;深入開展風險隐患的排查工作,重點預防和控制道路交通、消防、礦山、森林防火等安全風險,堅決預防和遏制重大及以上級别事故的發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