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一首深沉的歌 ——《傅雷家书》读后感

我想,如果父爱是一首深沉的歌,那傅雷家书就是一部宏伟壮丽的钢琴奏鸣曲。

1954年1月17日,傅聪应波兰方邀请,前去留学,并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列车开动,傅聪的家人都变成了泪人;以傅聪的父亲傅雷为最甚,“胸口抽痛,胃里难过。”体现出他内心为多年来对孩子的“虐待”感到无比悔恨。自此,这位伟大的父亲才意识到儿子在他心里的地位竟是如此重要!第一份家书便说道:“我本想当日就写给你,但又怕你烦,只好隔一天,但我心里处处都是你的影子。”父亲细腻的爱,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同一声声低音部分的强奏,深刻而精致。

在父亲给儿子的家书中,无处不透露出对儿子的关心。大至对舒曼、斯克里亚宾、勃拉姆斯等名作曲家风格的理解,小到日常饮食、作息情况,甚至弹琴时的手法姿势,每一个音符的强弱变化……这位父亲努力试图去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试图走进儿子的生活,在精神上与儿子在一起,就连生病了嘴里也不忘念叨着儿子的名字。就是这样的细节,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傅聪有了安全感,很快适应了波兰的学习生活,调整好了心态,最终在比赛中大放光芒。父亲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如同低沉的序曲,使人感到稳定而安详。

父子俩交流音乐的部分更是占了整本书的半壁江山。傅聪写给父亲的信中,每一篇都或多或少含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父亲也极耐心地向儿子一一纠正并解答。肖邦哀而不伤的忧郁,莫扎特天真浪漫的妩媚和巴赫富丽堂皇的优雅,只要父亲说到,他一定尽12分努力去做到,从而衍生出比父亲更高深的理解,竟近于炉火纯青。就这样,傅聪广得大众称赞:“chopinist”“具有肖邦灵魂的人”……父亲对儿子的细致指导,好似一段柔情似水的歌唱独白,纯净而动人。

傅聪对肖邦的独特理解,也离不开父亲从小给他的文化熏陶。临行前,傅聪的行李中,竟有整整一箱都是傅雷精心挑选的古典书籍!留学期间,诗词也成了父子俩除了音乐外的第二大话题,如咏叹调般深沉含蓄,希望能借此让儿子修身养性,不忘故乡,不忘中华文化。正是父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地影响,才让傅聪拥有了一个钢琴家独特的东方气质,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阿高斯蒂教授评价傅聪:“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

傅雷带给傅聪的不仅是学术,更重要的是做人。傅雷说:做人第一,其次才是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在傅聪提及对初恋“念念不忘”时,父亲告诉他“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面对出国的困难,父亲告诉他“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在无数应酬的困扰下,父亲告诉他不妨直说我有事,留给自己更多成长的时间;在傅聪精神消沉的景况下,父亲连发三信,鼓励他走出低潮;比赛获奖后,父亲告诉他胜不骄败不馁,要学会深刻的自我批评;为了根除身体摇晃的问题,父亲告诉他“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因傅聪常常不回信,父亲告诫他要学会珍惜眼前父亲对他的爱;针对频繁的即兴演出,父亲告诉他要早有准备,不能临头抱佛脚;因为傅聪的信总是乱七八糟,父亲告诉他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做人的道理,好比乐曲中的华彩乐章,历经岁月而熠熠生辉。

在我的刻板印象中,父爱无非就是令行禁止,大刀阔斧,简单粗暴,“都是为了你好”;但《傅雷家书》在我脑海中构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一个细腻的、柔情的、精致的、深沉的父亲形象,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人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生命有限,傅雷却通过自己的儿女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让儿女学会对社会、对祖国、对世界负起责任来。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傅聪从父亲的书信里得到了无尽的精神养料,好像父母仍在身边,给他力量,突破重重的阻力,踏上一条完美的成长道路。

父爱是一首深沉的歌,虽然比不上《玛祖卡》的精致,比不上《小夜曲》的温柔,比不上《诙谐曲》的活泼,比不上《波洛奈兹》的宏大,但却是世界上最美的歌。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银行员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银行员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5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