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以毛澤東爲代表的無産階級革命家,領導武裝革命,創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一時期,我們黨開始了治國理政的偉大探索和實踐。面對黨的建設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形勢,中共中央機關黨總支和中央政府機關黨總支相繼成立,爲機關黨的建設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中央蘇區時期機關黨總支的設立
中央蘇區時期,随着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和發展,機關黨的建設逐步展開。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同月,成立了中共蘇區中央局和臨時中央政府機關聯合黨支部,統稱中央政府機關黨支部,管理中共蘇區中央局和臨時中央政府各部、局機關黨員,并負責機關的黨務工作,錢希均任黨支部書記。
(一)中央機關黨總支的設立。1931年12月,周恩來抵達瑞金,就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這時,中央蘇區黨政群機關及中央所屬學校、企業建立的黨支部有30多個,各黨支部統歸中共蘇區中央局領導。1932年5月,鄧穎超進入瑞金,擔任中共蘇區中央局宣傳部、組織部幹部。1932年7、8月間,鄧穎超擔任中共蘇區中央局秘書長。爲加強機關黨的建設,中共蘇區中央局組織部決定設立中共中央機關黨總支,選舉鄧穎超擔任中共中央機關黨總支書記。
四是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爲機關黨建的永恒主題。蘇區黨員幹部用創一等事業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爲加強機關黨的作風建設樹立了标杆、作出了示範。當時,中央機關黨組織倡導的求真務實的思想作風、清正廉潔的執政作風、一心爲民的領導作風、争創一流的拼搏作風、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風蔚然成風,形成了“十模範”好效應,在工作競賽中形成了“十帶頭”好風尚,得到人民群衆的高度贊揚。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央蘇區時期豐富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幹部深入基層,努力創造新時期“第一等工作”,履行職責,反“四風”轉作風,完善機關作風常态化督查機制,形成部署推進、日常監督、明察暗訪、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機關作風常态化監督檢查機制,推進機關作風建設。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