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鲜明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系统阐述了“七个着力”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在新起点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承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彪炳史册历史奇迹的根本所在。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两个结合”为引领,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新”。
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些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何守正、守何之正、如何守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吃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做好理论工作的根本前提。为此,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学科建设为支撑,提升研究的整体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态的比较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科学规律作出深入探索;加强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的研究,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比较鉴别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谐稳定是以文化自信自强为强大精神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洞察历史、体察世情的重大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眼把文化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讲清楚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引导群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讲清楚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提高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眼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将社科普及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融通贯通,创新开展形式活泼、接地气的宣传普及和实践养成活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求,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等作为社科普及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专家走基层、社科面对面等重点活动,“订单式”送理论上门,“上云端”扩大传播覆盖;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回应文化关切,准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文化需求,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推动地方戏曲、文物、节庆、非遗等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让群众享受更高品质文化生活;在讲好新时代故事中深化文化浸润,组织社科专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奉公守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领域提炼一批典型案例,讲好新时代文明故事,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助力打造道德文明新高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