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近日,《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公开出版发行。围绕基层治理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第一,基层治理要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基层治理取得一系列成绩,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在基层治理需求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社会矛盾呈现类型多样化、调解处置难等新特征。在基层治理供给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催生了新兴社会阶层,社会、市场和国家形成多元基层治理主体,这一方面增强了基层的治理力量,但同时也要求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边界,以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此外,基层治理还面临着人口规模大、人口流动快、社工人员不足、城乡治理差异、数字技术兴起等情况。巨量多变的要素被挤压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中,给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针对基层治理中的问题,一要全面认识,要深入研究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通过实地调研等手段,摸清问题,找准问题,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又增强解决矛盾的有效性、针对性。二要主动作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增强历史主动,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少、化小、化解在基层。三要着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创新,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综合整治,精准施策,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第二,基层治理要坚持系统思维。统揽全局,对基层治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基层治理成效不仅受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要素影响,也与经济治理、城市治理、文化治理等工作紧密联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基层治理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多要素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一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同时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二要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通过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激发人民参与热情,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