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以下简称《选读》)已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选读》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恢宏历史进程,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思想宝库和力量源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学习《选读》,是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做到深化于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下面结合近期学习收获,与大家作简要交流发言。
一、深化于学,从思想宝库中汲取力量,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选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140多篇,沿着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的发展脉络,记录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的全过程,是新时代10年我们党治国理政宝贵经验的智慧结晶,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作为党的青年干部,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统一、深入、系统的学习《选读》这一强化创新理论的经验宝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中汲取智慧营养,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一是统一学。要把理论与实践、部分与整体、国内与国外融合起来,做到熔于一炉、同向发力,统一、立体、多维的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髓要义,全面系统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二是深入学。要在读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带着目标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等重要内容,进一步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伟力,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强大力量。三是融合学。要把学习权威教材和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多点深度思考、多点系统谋划,在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同时,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
二、内化于心,以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更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信念之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之“新”,是引领我们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定星盘”。《选读》集中收录了的重要著作,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灯”。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内涵、坚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指引意义。一要学其情晓其感。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篇目中感受的人民情怀,始终牢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守为民初心、恪守爱民正道。二要悟其道明其理。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篇目,感悟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感悟以历史眼光洞察世界大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举措,不断用党的新理论、新知识,观察时代、分析问题,体悟其中增智强能的科学方法,继而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能力和素养。三要追其志效其行。从《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等篇目中感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灵魂、融入实践,永葆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不减的锐气、不褪的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外化于行,把理论武装的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立足现实与实现愿景的统一、变革创新与坚守原则的统一、统筹全面与突出重点的统一,是党百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蕴着党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选读》中的重要篇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既是指导青年干部“遇水架桥”和“逢山开路”的强大信心支撑,又是如何“架桥”与“开路”的科学指导。我们要认真学习《选读》,在学习中强化使命担当,在学习中明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牢记“三个务必”,发扬实干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建设“六个第一”、推进“八个率先”。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贯彻落实好人才振兴引进政策上下工夫,在“引”上给政策,在“留”上出实招,在“育”上下功夫,在“用”上搭舞台,为振兴发展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紧紧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强化数字赋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同时,进一步挖掘冰雪资源和生态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碳汇经济,在新赛道上展现新作为,推动绿色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