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說文明話,做文明人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說文明話,做文明人》。

有關疫情防控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戴好口罩

四月的春風吹拂着大地,我們的校園不僅綠樹成蔭,還彌漫着文明禮儀的芳香,而這芳香,正是來自校園裏的你我他……文明是見到老師時熱情的一句問候“老師好”,文明是洗手時你我互相謙讓的那一句“你先洗”,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

記得我在樓道口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女同學抱着一疊厚厚的作業本走着,她的上半身已被擋住,嘴裏還一直說:“不好意思,麻煩讓一下,謝謝!”許多人都禮讓了女同學,但有幾位男同學在樓道口追趕着,沒聽到她的聲音。“砰”,男同學們撞到了女同學,她手中的作業本,撒了一地。那幾位男生忙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的。”女同學看了看他們,甜甜地一笑,說:“不要緊,沒關系。”之後,大家一齊撿起作業本,相互微笑着示意才走開。是的,有時一句“謝謝”便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就能化解劍拔弩張的沖突,一個“不要緊,沒關系”可以給人吹去溫暖的春風。

然而,我們的身邊偶爾也會跳出不和諧的音符。個别同學在高談闊論時不時冒出一兩句髒話,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他就出口成“髒”,出口傷人;看到他人的缺點或缺陷,就嘲諷地給他人取綽号。他們常認爲:這是區區小事,何足挂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劉備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細節決定成敗。從小的方面而言,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文明,就沒有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已對人又有何用?從大的方面而言,不文明就破壞了學校爲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與我們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不相符。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有着“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關于禮,子曰:“不學禮,無以立。”不學會禮貌,該如何做人?同學們,如果你想成爲一個高尚的、受歡迎的人,講話就要力求文雅謙遜,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我們該如何讓自己、讓他人更加文明呢?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所以我們要踐行文明禮儀,就要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言行舉止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爲。

文明是春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迹。禮儀是鮮花,它能将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說文明語,做文明人,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江聲的校園裏競相綻放!

謝謝大家!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在2025年全市項目謀劃工作專題推進會上的講話上的講話
在2025年全市項目謀劃工作專題推進會上的講話上的講話
10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