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百年大黨的青春密碼,革命理想高于天

一談到理想,我想大家的腦海裏都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們經常問我們,“你長大了想做什麽?”而真正當我們長大成人了,我們又會反反複複的不斷詢問自己,“我要做一個什麽樣的人,我的人生理想到底是什麽?”相信每一個創業者都有一個百年老店的夢想,那麽如何才能成就一個百年老店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要有超越利潤之上的理想和追求。對于一個政黨來說,理想信念更爲重要,中國共産黨之所以叫共産黨,就是因爲從最開始他就把共産主義作爲自己的奮鬥目标和遠大理想。“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官兵一緻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每當唱響高亢激越的《長征組歌》,心潮依然激情澎湃,熱血沸騰。耳熟能詳的旋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跨越千難萬險,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迹”,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我們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指引。今天,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帶着大家共同探尋百年大黨的青春密碼——革命理想高于天。

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理想之光在動蕩不安的年代裏猶如星星之火慢慢燎原

一是在救國圖存中走向馬克思主義。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中國逐漸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一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産黨早期創始人,耳聞目睹國家的危難,激發出強烈的愛國心,革命理想随之迸發。陳獨秀、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時年18歲的毛澤東在辛亥革命之年也投筆從戎,參加革命軍;李大钊學生時代就十分悲憤國事的窳敗,寫道“家國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載幾荒丘”,“國殇滿地都堪哭,淚眼乾坤涕未收”。這種強烈的憂國憂民、報效國家的情懷,是早期黨的創始人不斷探索前進、最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動力。

二是在思想探索中接受馬克思主義。1919年10月,李大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地位和作用,認爲馬克思主義乃 “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成爲一個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陳獨秀也明确表示,對于關系“國家民族根本的存亡”的問題不能裝聾作啞,強調國人“徹底的覺悟”,對政治根本問題要“急謀改革”。蔡和森提出:“我以爲要先組織黨——中國共産黨。因爲他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毛澤東對此非常贊成:“必如此,才能養成少數極覺悟極有組織的知識分子,适應戰争時代及偌大的改造事業。”周恩來、李達、李漢俊等在留學外國期間,通過對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的比較和選擇,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研讀,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董必武、林伯渠等在實踐中發覺孫中山革命的路子不對頭,在探索新的革命方法和研讀馬克思主義過程中,轉向馬克思主義。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嘉興南湖的水波粼粼、井岡山頭的翠竹青青、西柏坡上的白雲悠悠,留存于大江大河的奔湧、日升月落的永恒,融入中國共産黨人的血脈之中,薪火相傳,構建起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

翻過一山又一山,走過一程又一程。今天,中華民族又站在新的曆史關頭,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鬥争越是艱險,精神越顯偉大。“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習總書記的囑托可謂殷切,“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要抱定必勝信念,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信念,勇于戰勝來自國内外的各種重大風險挑戰,朝着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大征程奮勇前進。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上的發言材料
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上的發言材料
6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