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享閱讀、綻書香” — 《苦難輝煌》讀後感(第1篇)
開欄語: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強化、拓展、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湖北神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和學習型企業建設,現特開設“學黨史、享閱讀、綻書香”專欄,每期邀請一名公司員工分享一段讀書心得,以期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深入人心。
去年以來,我作爲一名老黨員,有幸參與了神農公司黨支部組織的黨史學習教育,系統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發展壯大曆程,我也在工作之餘研讀了《苦難輝煌》。它是一本紀實文學作品,以全新的戰略視野全方位描述中共黨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重點着眼于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展現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點燃星星之火、率領紅軍長征形成燎原之勢的偉大壯舉。該書是中組部和中宣部向黨員幹部聯合推薦書目,曾獲得圖書出版最高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央視專門根據書中内容拍攝了十二集同名曆史文獻紀錄片。
實際上許多曆史人物是複雜的,汪精衛早年革命時也抱着必死的決心說過“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主持中共一大的領導人張國焘後期也叛變了紅軍,也有曾經四次圍剿紅軍的國民黨将領轉而支持社會主義。有出身豪富者爲窮人争天下,有出身貧苦者爲富人保江山。人的一生雖漫長,關鍵時刻就那幾步,每一個十字路口的選擇,可能就從此踏上一條曆史的不歸路程。
中國革命從來不是一場被看好的革命,中國共産黨也從來不是一個被看好的政黨,毛主席一開始也不被斯大林看好。但面對不可預測的曆史和複雜的環境,偉人們能夠憑借着自身的那種信念、決心與意志,形成了深刻敏銳的曆史自覺,成爲了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在漫長的革命曆史歲月中,中國共産黨人的全部努力、犧牲和奮鬥,是爲了什麽?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笃行不怠,方能不負曆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一個民族,就這樣開始了偉大的複興。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