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的思考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迭代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汹涌,社会多样化需求呈交错并发加速上升之势。在这个复杂加剧和动势巨增、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新阶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多重因素同向叠加、逆向互消的错综复杂、恢复发展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具有深刻意蕴的“新质生产力”2,明确了中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和主动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延伸视野,以创新为引擎,引领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激发新作为、收获新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高峰。同时,它也从根源层面并在实践中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赋予强劲的新动能,激发和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发展途径的信心。因此,从学理角度深入领会和解释阐发变革、升华和超越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是观念的转变更替,认知的演进和跃迁,理论和实践的实质性突破,是经济学及相关学科学术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
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主脉络与关键性标志。自原始社会起始,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劳动如影随形、相伴共进,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升级换代。无论是农耕社会、工业革命,还是信息技术革命,科技进步都在为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力,并且在今后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与人类欲求的融合互进,生产力的质的演变与跃升将一如既往地发生演进或突进,为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
二是践行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绿色可持续产业体系的形成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因此,要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融合应用,革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工艺与基础设备,践行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要求;要加快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产业长期能效的改进,满足产业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要求;要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标准要求;要发展好循环经济等绿色新经济模式,以生态生产力助推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
三是加强产业融合化,促进产业体系多维度协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提升产业间的配套协作能力,产生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持续保障。要实现新产业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协同,利用西部大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的人才、资金等支持,在服务和支撑战略的同时,促进新质生产力更快更好发展;要强化不同产业间跨界创新、自主创新,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发挥平台企业作用,融通不同行业的产业创新壁垒,加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不同类型产业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引领区域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