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党课讲稿: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四化同步理念突破现代化传统发展路径约束的坚定意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缩短、成本降低、质量提升的坚强能力,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广阔、最快速、最巨大的发展跨越的坚定信心。

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延续性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后发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艰巨复杂性,同时也形成了其特有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源起同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长远发展目标高度统一,无论是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历起伏曲折,承载攻坚克难,始终围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路径孜孜探索。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做好空间要素的布局文章。加快构筑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引领、“三大发展带”支撑的空间结构,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综合考虑流域、区域、城市群、城市等多种空间要素,探索推行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探索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协调城市管控机制。加快城市更新、县域低碳化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做好产业城镇的集聚文章。探索推动城市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有效路径,对标“宜居宜业”,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强化“聚链成群”,增强县城就业承载力;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县城对农业人口的集聚力;促进“融圈进群”,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推动“强弱提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量提质提效和均等化。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市委书记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作风建设讲话
市委书记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作风建设讲话
3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