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國旗下講話稿:借我一雙慧眼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我是高一3班的馮旖翾。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借我一雙慧眼。

有關安全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讓安全永駐心中

新一期的跨媒介閱讀課上,老師分享了一則材料。在最近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著名演員威爾·史密斯扇了主持人克裏斯一耳光,因爲主持人嘲笑他的太太脫發。老師問學生,史密斯該不該打人?随着老師一次又一次有意識地抛出相關背景材料,同學們的立場也随之不斷搖擺。有關這件事的叙述貼在德育處和教務處的公告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

課後深思時,我忽然驚覺,我們的确太容易被信息左右了。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信息單一,觀點單一,無從知道其他信息、其他觀點,這就是信息繭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形成單一的認知,很容易把觀點當成事實,當成真理,于是,思維就固化,偏見就形成。關于怎麽樣防止思維固化和認知偏見,學校圖書館裏有不少關于此類的書,大家可以去借閱。

課上,老師又從材料裏推導出這樣的觀點:我們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爲别人想讓我們看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永遠隻能看到被篩選被過濾被精心編排後的事實,我們就隻能看見部分真相,而不是事實的全貌;甚至當真相赤裸裸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還會因爲它超出認知、與我們過去接受的說法大相徑庭而不予承認。

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我們究竟需要什麽樣的閱讀接收素養,才能保證自己真正獲得知識和智慧?借助時代便利,我們可以占有海量信息資源,隻要願意,我們完全可以跳出信息繭房,尋找到真正的認知和智慧。

我想,首先是盡可能獲取全部的事實真相,了解全貌,甚至前因,而不是淺嘗辄止,偏聽偏信。同時,信息渠道一定不能單一,應該力求全面,甚至有意識尋找完全對立的觀點與事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其次,盡可能理性客觀公正,即所謂理中客,以這樣的态度分析事實,得出科學、妥帖的結論。我們不能先入爲主,有意無意忽略排斥與自己的認知不一緻的事實與分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借用胡适先生的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因爲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正确,永遠代表真理。以平和謙卑的态度,寬容與自己不一緻的思考、觀點和結論,分析對方的說理、推論是否符合邏輯,觀點有無可取之處,絕不能以道德綁架的借口扼殺别人說話的權利。

媒介素養當然不止這一點。本學期,媒介素養這一系列課程要求我們正确地、建設性地享用大衆傳播資源,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這一課給我的啓示就是:撥開迷霧找到發現真理的道路。所以我給自己的文章命名爲“借我一雙慧眼”。

我的講話到此。謝謝!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黨課講稿:踐行群衆路線,提升服務水平
黨課講稿:踐行群衆路線,提升服務水平
10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