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護佑人民健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出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确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2021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了堅實的健康根基。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總的戰略安排,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國”,強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問題,爲我們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護佑人民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理解把握大衛生、大健康觀念的核心涵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爲中心轉變爲以人民健康爲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深刻理解把握“大衛生、大健康”這一觀念的核心涵義,對于明确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路徑、重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大衛生是健康中國的基礎性戰略。“大衛生”觀念要在政策制定實施中充分體現健康優先,實現健康治理的根本性變革。第一,“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觀念融入所有社會主體,政府、社會、個人将維護健康作爲優先事項,全部參與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具體行動。第二,“大衛生”是指全方位防控健康風險因素,醫療衛生健康幹預措施的範圍和形式更加全面和多樣,包括個人行爲生活方式、醫療服務質量、醫療保障、衛生環境等。第三,“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活動服務内容需要涵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康複等衛生服務全過程。第四,“大衛生”是指衛生健康活動覆蓋的範圍涉及全球、全人類,是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維護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的衛生健康基本價值觀,是構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務實合作行動。綜合起來看,“大衛生”是我國衛生健康治理理念和治理機制的根本性變革,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基本戰略。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堅持深化改革提高系統治理能力。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的基本方法。要突破部門之間各自爲政、分頭治理的弊端,提高衛生健康政策的系統性、協調性、一緻性,形成“三醫協同”“全社會協同”的發展格局。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的基本原則,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突破利益藩籬,打破條塊分割,形成有效的協同機制。進一步完善頂層治理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政府的統籌領導作用,更好地賦予公共衛生部門在健康風險評估等方面應用的權利和責任,醫療保障部門在支付激勵機制建設方面的作用,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針指引下,形成基于健康績效的利益分配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等,将以人民健康爲中心的發展格局真正落實到位,惠及廣大人民群衆。

堅持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健康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構建大衛生大健康發展格局的突出特點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責任。要動員和依靠億萬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創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治理格局,推廣“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觀念,提高社會全體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主動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引導人民群衆參與衛生健康治理,創造條件保障人民群衆在衛生健康治理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努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不斷完善自我健康管理的推進機制,保證人民群衆在參與健康管理、健康治理的過程中,有所感、有所得,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時,感受更多來自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共同享有改革和發展治理的成果。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市财政局黨組書記在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理論學習中心組會上的研讨發言材料
市财政局黨組書記在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理論學習中心組會上的研讨發言材料
6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