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做法:實施頭雁工程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來,縣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深入實施“頭雁”工程,着力在人員篩選、培訓教育、動态調整、激勵使用上下功夫,激活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源頭活水,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一、把牢“三個關口”确保人選質量。縣在後備力量儲備上堅持标準條件,嚴格“推優”程序,注重“下深水”摸排人選,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728名,平均每村2名以上。一是把牢人選标準關。堅持好幹部标準和“重品行、重實幹、重公認”用人導向,明确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選拔資格條件,注重發展集體經濟、處理複雜問題、推進改革攻堅能力。二是把牢推薦程序關。采取個人自薦誰願“備”、群衆推薦誰可“備”、黨員群衆測評誰能“備”的方式,擇優确定後備力量,層層把關,注重公認。三是把牢組織審查關。參照村幹部任職“八個不能”“六個不宜”負面清單,聚焦政治立場、德才素質、一貫表現、遵紀守法等情況,組織紀檢、綜治、民政等部門開展審查,防止“帶病備案”“帶病培育”。

二、實施“三項行動”提升能力素質。堅持實戰實訓,加強培養鍛煉,幫助後備力量提升能力本領。一是實施聯動培養行動。制定教育培訓規劃,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培訓,采取縣級集中培訓、鄉鎮分批輪訓、村級定期培訓方式,推動村級後備力量全面培訓,提高執行政策、推動發展、服務群衆、依法辦事等能力。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培訓400餘場次2000餘人次。二是實施結對幫帶行動。建立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分片、鄉鎮幹部包村、村(社區)“兩委”幹部結對培養聯系制度,針對每名後備力量,鄉鎮(街道)、村(社區)均需明确1名聯系幫帶責任人,從思想、工作、業務知識等方面進行“傳幫帶”。目前,1456名鄉村幹部與728名後備力量結成對子,幫助解決困題30餘個。三是實施跟崗鍛煉行動。圍繞産業發展、鄉村振興、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設置村級後備力量培育崗73個,通過壓擔子、交任務、抓落實的方式,不斷提高其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村級後備力量列席參加村(社區)“兩委”班子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各類會議,引導他們參與村組事務管理、農村公益服務等日常工作。

三、建立“三個機制”務求管理有效。建立日常管理、動态調整、關心關愛“三位一體”管理機制,動态掌握村級後備力量政治表現、工作實績、群衆評價等情況。一是建立分級管理機制。按照“一縣一庫、一鄉一冊、一村一簿”的标準,縣委組織部建立信息庫,鄉鎮建立花名冊,村(社區)建立後備力量信息檔案,如實記錄村級後備力量在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培養使用等過程中的現實表現,定期更新完善後備力量台賬。二是建立動态調整機制。每季度對村級後備力量現實表現情況進行評議,通過動态更新、缺一補一等方式,保證村級後備力量素質可靠、整體穩定、人員充足。截至目前,調整優化31名村級後備力量。三是建立關心關愛機制。堅持嚴管厚愛,整合村(居)民小組長、臨聘人員、公益性崗位等,聘用表現優秀的村級後備力量到村工作,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截至目前,103名村級後備力量獲崗位補貼。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四、堅持“三個優先”激勵擔當作爲。按照“邊培養、邊使用”,對德才兼備、能力突出、群衆基礎好的村級後備力量優先推薦使用,激勵他們幹事創業、擔當作爲。一是優先培養入黨。把村級後備力量隊伍建設與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對于政治思想、道德品行、作用發揮、執行紀律等方面優秀的,優先推薦發展成黨員,把黨員發展成緻富能手。截至目前,47名後備力量推薦發展爲黨員。二是優先選入班子。針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社會組織負責人出現空缺的,按照人崗相适、群衆公認的原則,擇優從村級後備力量中推薦選用。截至目前,16名村級後備力量進入“兩委”班子,23名村級後備力量推薦爲組長、社會組織負責人。三是優先評先選優。在評先選優、“兩代表一委員”推選工作中,優先考慮後備力量作爲評選推薦對象,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激勵認真履職盡責,着力将後備力量培育成爲先進典型,将先進典型發展成爲後備力量。截至目前,推選14名村級後備力量爲“兩代表一委員”。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理論中心組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研讨發言材料
理論中心組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研讨發言材料
剛剛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