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做法:充實後備力量 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來,縣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深入實施“頭雁”工程,着力在人員篩選、培訓教育、動态調整、激勵使用上下功夫,激活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源頭活水,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一、把牢“三個關口”确保人選質量。縣在後備力量儲備上堅持标準條件,嚴格“推優”程序,注重“下深水”摸排人選,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728名,平均每村2名以上。一是把牢人選标準關。堅持好幹部标準和“重品行、重實幹、重公認”用人導向,明确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選拔資格條件,注重發展集體經濟、處理複雜問題、推進改革攻堅能力。二是把牢推薦程序關。采取個人自薦誰願“備”、群衆推薦誰可“備”、黨員群衆測評誰能“備”的方式,擇優确定後備力量,層層把關,注重公認。三是把牢組織審查關。參照村幹部任職“八個不能”“六個不宜”負面清單,聚焦政治立場、德才素質、一貫表現、遵紀守法等情況,組織紀檢、綜治、民政等部門開展審查,防止“帶病備案”“帶病培育”。
二、實施“三項行動”提升能力素質。堅持實戰實訓,加強培養鍛煉,幫助後備力量提升能力本領。一是實施聯動培養行動。制定教育培訓規劃,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培訓,采取縣級集中培訓、鄉鎮分批輪訓、村級定期培訓方式,推動村級後備力量全面培訓,提高執行政策、推動發展、服務群衆、依法辦事等能力。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培訓400餘場次2000餘人次。二是實施結對幫帶行動。建立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分片、鄉鎮幹部包村、村(社區)“兩委”幹部結對培養聯系制度,針對每名後備力量,鄉鎮(街道)、村(社區)均需明确1名聯系幫帶責任人,從思想、工作、業務知識等方面進行“傳幫帶”。目前,1456名鄉村幹部與728名後備力量結成對子,幫助解決困題30餘個。三是實施跟崗鍛煉行動。圍繞産業發展、鄉村振興、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設置村級後備力量培育崗73個,通過壓擔子、交任務、抓落實的方式,不斷提高其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村級後備力量列席參加村(社區)“兩委”班子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各類會議,引導他們參與村組事務管理、農村公益服務等日常工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