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4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推进共富优享惠民。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培养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化交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人民福祉为依归、以惠民润心为重点,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整体化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为阵地建设“增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强国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筑牢文化体系,搭好“大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文化建设已经越过“够不够”“缺不缺”的阶段,进入到“好不好”“精不精”的阶段。为了让高品质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市完成了“浙里文化圈”xx分站建设,构建了全市文化馆“大联盟”,实现数据互通互联、资源共建共享,在市文化馆“社群微课堂”平台,推出了600多节文化艺术课程,累计线上培训超20万人次。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二)深挖本土文化影响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要突出地域属性,只有深挖本地的文化符号、历史基因、地域特色等内涵,充分运用优势文化资源,避免文化服务的同质化,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我市持续扩大“婺风遗韵”品牌影响,举办“婺风遗韵·春天里”xx非遗周等系列活动160余场,打造“婺韵金声”“山乡文艺轻骑兵,山水之间有回音”等活动品牌,婺剧《踏摇记》《义乌高华》等5个剧目在第十五届省戏剧节中斩获11个奖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婺剧《三打白骨精》好评如潮。

(三)加强文化宣推穿透力。新媒体整合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路径,能够助推特色文化“出圈”“破圈”。文化数字化是战略大背景,要积极运用融媒体等平台,完善群众参与文化文艺评选、赏析和传播的新途径。我市创新打造“信仰”“创业”“共富”三大直播间,推出有礼主题公园、有礼示范圈和有礼BRT专车,开发智慧公共服务新模式“共富百花会2.0”等宣传平台,持续增强文化辐射力。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党纪学习教育六大方面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党纪学习教育六大方面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8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