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保障农民权益,民主管理,民生和谐的需要;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新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乡村设计》这本书以全世界各地的典型乡村设计为案例,探寻乡村居民、乡村社区和乡村地区在变化管理上遇见的挑战,以及解决这些挑战以使其在全球经济中获得竞争力之后的结果,对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我们具有极高的参考学习价值。X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幅员面积2660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8万,居全省第三位。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总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粮食、生猪、油料、蚕茧、油橄榄生产基地县,是中国麦冬之乡、中国米枣之乡。当前,如何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四个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来吹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集结号”,成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X南向东出战略支点的关键所在。
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重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坚持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策略,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要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二是要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决避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三是要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配套补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等方式,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资金,以真金白银投入来调动乡镇积极性主动性。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转型发展、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城乡统筹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意义,要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重大机遇,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更稳更好发展。第一,要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绝不能建立在乡村凋敝和衰败的基础上,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城乡共荣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第二,大力促进城乡要素融合互动。在新形势下,城乡开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按照平等、开放、融合、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第三,要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特别是要依靠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农村各种资源,尽快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渠道,实现农村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财富化,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和来源。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不断提升农村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途径,只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定会使我县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必将取得全面的跨越式突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