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經驗交流: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基層實踐

住建局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經驗交流: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基層實踐

暢通業主、物業服務機構的訴求表達渠道一直是基層治理的難題。對此,xx區住建局持續深化“在xx看見美麗中國”實幹争先主題實踐,圍繞物業糾紛“一件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在全市率先開展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設。

一、回歸初心,打造“楓橋經驗”基層陣地。xx區是全省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發源地,20xx年率先建成全省首家縣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中心成立之初,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調處化解物業矛盾糾紛,七年後再次聚焦物業領域糾紛處置。一是建立兩大中心。在市住建局指導下,構建區社會治理中心、區住建局、司法局、法院等多部門協同合作的工作運行機制,一體打造市物業矛盾糾紛化解指導中心與xx區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市、區兩級部門統籌協調管理。二是完善四大機制。定期召開市、區兩級部門聯席會議進行會商研判,健全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組團服務、訴調對接四大機制,着力将物業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三是凝聚五大力量。建立健全橫向到部門、縱向至一線的物業糾紛調處化解網,通過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及社會力量有機結合等多元化解方式,促進物業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多元化解。

二、多元共治,實現物業糾紛通調一站。物業管理一直是社會治理矛盾集中、糾紛頻發的領域。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小”物業關乎“大”民生。xx區以中心爲載體和紐帶,整合區信訪局、區住建局、區法院、區司法局等部門力量,圍繞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糾紛化解、審理訴訟、指導督查五大功能。一是加強三方協同共治。開展《xx市物業管理條例》等政策宣傳,圍繞居民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物業管理服務問題,推行“紅色物業”建設,有效構築黨建引領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同共治的現代社區治理模式,推動物業管理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二是組建多元解紛力量。區住建局選派調解員駐中心開展調解服務,法官、書記員聯系指導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建立“曉秋律師工作室”,派駐律師團隊開展常态化法律咨詢、業務培訓、參與調解等工作。中心成立以來共開展法律咨詢及政策宣傳xxx次、業務培訓x場、參與調解xx次。三是擴大示範裁判影響。

對于通過人民調解組織化解不成的物業糾紛,開展示範訴訟、巡回審判、支付令發放等方式,以點帶面,擴大示範裁判影響力,推進其他物業糾紛訴前化解和多元化解的效率。中心成立以來,線上線下受理化解物業類訴求xxxx件。

三、陣地前移,延伸服務群衆工作觸角。企業群衆的需求就是社會治理的方向,中心聚焦物業公司、開發商、業主等不同主體對物業類糾紛快速化解、便捷調處、智慧解紛的多元需求。一是豐富“三源治理”。叠代豐富警源、訪源、訴源“三源治理”,整合力量化解中心窗口受理,xxxxx、xxx等線上平台反映及法院訴前等範圍物業訴求糾紛。組建由各部門業務骨幹參與組成的區物業管理糾紛調解專家團,負責對重大疑難物業糾紛進行會診研判,爲調處提供法律、政策和專業支持。二是發揮“三級聯動”。發揮區級、鎮街、村社調處力量“三級聯動”,健全鄉鎮街道物業糾紛調委會,明确1名以上專職調解員,吸納村社調委會主任、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城管辦、派出所、網格員等人員擔任兼職調解員,負責轄區日常物業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化解,參與和協助重大疑難糾紛的分析研判和集中會診。三是加強指導督查。建立橫向至部門,縱向至鄉鎮街道的物業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指導督查考核網,跟蹤指導、協調督促基層調解組織化解糾紛。按屬地管理、逐級調解原則,一般物業糾紛由社區調委會調解,重大疑難物業糾紛由鄉鎮街道物業糾紛調委會調解,視情可提請區專家會診和調處指導,涉及跨地區、跨部門及群體性的由市物業矛盾糾紛化解指導中心指導下進行化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切實提高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黨課講稿:嚴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争做新時代合格黨員
黨課講稿:嚴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争做新時代合格黨員
8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