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调整优化机构编制工作领导体制,明确机构编制部门归口组织部门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的“安专迷”精神是组工干部基本的工作精神。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机构编制干部应按照组工干部的要求,自觉落实“安专迷”精神,持续推进“组织口”意识入脑、对标“组织口”标准走心、树立“组织口”作风务实,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方位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升级。
一、“安专迷”精神的历史沿革及含义
(一)“安专迷”精神的历史由来
“安专迷”精神的提法最早见诸中央领导人在2013年春节前夕看望吴良镛院士、师昌绪院士时提出的高科技人才培养要有“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安专迷”的精神。此后,时任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多次提出,组工干部要弘扬“安专迷”精神。“安专迷”精神提出于新时代,其内涵可溯源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脍炙人口,其中种种展现正是“安专迷”精神的先期表达。
(四)贯彻“安专迷”精神需要着力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
基层是锻炼干部的熔炉,是培养干部的沃土。基层一线工作零乱琐碎、千头万绪,往往要在艰苦环境下面临繁重的任务和复杂的矛盾,需要年轻干部沉心静气、稳扎稳打、攻坚克难,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来解决难题、破解矛盾。基层一线的艰苦条件和复杂环境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历练成长、增长才干的机遇,有利于培养干部“安下心来”实干事、干实事的耐力,锻炼“专心致志”长扎根、扎深根的定力,培养“迷恋至深”为民服务的热情,是涵养干部“安专迷”精神的大舞台。年轻干部有学历高、知识结构新、头脑灵活、视野宽、有干劲、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但部分年轻干部驾驭全局本领不强,服务群众需求能力、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年轻干部需要深入基层,到一线去锻炼,了解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在基层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本领。当前一个阶段,机构编制部门聚焦县域放权赋能改革,需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堵点,确保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见实效,同时需要梳理一批涉及土地使用、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方面使用频率高、符合下放条件的权限,将其下放至开发区。只有在机构编制运行一线多坐几次“冷板凳”、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在困难挫折中磨砺性格、意志和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能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干部。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干部,才能深刻地认识基层、群众,才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才能以更高质量的服务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