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司法廳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爲統攬,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各項職能,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熱線平台、網絡平台,“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等載體和形式,以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律師、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建設等業務爲支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一)搭建三類工作平台,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均等普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爲總體目标,在區和各鎮街司法所,高标準打造實體化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充分發揮司法所、法律服務所、村居法律顧問作用,爲群衆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務。自主研發“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優化整合律師、法援、調解、公證等多項法律服務資源,推出“金牌調解員”“律師在線”等優質法律服務産品,爲群衆提供法律咨詢、辦事指南、線上申請等服務。在各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站推廣使用“點單式”智慧服務一體機,形成“專業律師+互聯網+智能終端”法律服務新模式,實現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台相互融合。
(三)完善調解機制建設,提升化解矛盾能力。健全完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實現金融、住建、教育、人社、市場監管、交通運輸、衛健等重點民生行業領域全覆蓋。建立金牌調解專家庫,進一步吸收黨員代表、兩委退休人員、有威望村民等進入調解隊伍,選聘專職調解員,開展調解專題培訓,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專業化水平。
(四)豐富普法宣傳形式,營造濃厚法治氛圍。進一步豐富普法宣傳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平台、現代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針對青少年、老年人、婦女兒童、退伍軍人等開展專題普法講座、趕大集、進校園等活動,提升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鎮(街道)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全面實施“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養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基層法治化水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