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工作,将首站选在了农村,强调我省要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我省推进“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x持续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农业农村委笃定信心、铆足干劲,不误农时、不务虚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发展思路上,提出以现代化理念、都市型特色、品质、科技创新、新业态、综合效益和新体制“七个取胜”的工作理念,接续推动“三农”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粮食和“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保持较高自给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口粮自给率达到66.2%,肉、蛋、菜、奶、鱼自给率分别达到77%、85%、88.6%、100%、74%,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二是种业创新能力全国一流。小站稻品种多次荣获全国金奖,x外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x字号”黄瓜品种占全国华北型黄瓜市场七成份额,“x品”系列花椰菜品种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澳洲白羊、鲤鱼鱼苗等一批种源市场供给量高。三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日臻完善。先后创建了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4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集群带园区、园区联镇村、镇村串链条、链条聚主体”的发展格局加速构建。“x农精品”增加到225个,品牌溢价率达到10%以上,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四是城乡收入比全国领先。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51元,同比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1.79∶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
4.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边塞文化等具有浓郁特色的x派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充分彰显农业农村现代化风貌。一是传承农耕文化。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选树先进模范、身边好人,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和乡风民俗。加强乡土文化研究和传统民居、革命文化纪念地等保护利用,弘扬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提高文明素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百百千”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文明实践“一街一圈一带”计划,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推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精心书写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乡村篇章。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持续整治农村不良风俗,鼓励各涉农区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5.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完善有效治理手段,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增强乡村治理实效性。提升积分制质效,推广运用清单制。累计认定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30个、示范村130个左右。组织征集评选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择优筛选30个左右向全市推介。探索建立农民住宅小区、多户联建住房等“立体形式”宅基地模式,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根据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流转交易数据,推出全市农房租赁价格指数“一张图”,为不同区域闲置农房交易提供定价指导和参考。二是抓好办成农民群众可感可及民生实事。制定出台《x市2024年度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民生实事的安排方案》,聚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水平、为农民就业“搭好台”、办好农民家门口的教育、优化农民就医体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要等领域,确保农民群众真受益、真满意。三是加强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排查农药使用、农村沼气、密闭空间、农机作业、渔船管理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底线。四是强化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扎实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法治文化满x乡法治护航促振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