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4年工作要點和監督工作計劃,3月X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X主任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市區(X區)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進行視察,并召開了座談會。5月23日-24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開展了調研。調研組深入X縣X片區、X村、X村和X、X、X片區等地,實地察看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聽取了市政府、X縣和清流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情況彙報,與部分市人大代表、鄉鎮(街道)社區負責人共同探讨。調研組通過省三級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台向人大代表征求的問題和意見建議X餘條,還向市12345平台收集群衆反映投訴的意見X餘條,深入了解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現将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自2019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全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積極采取措施,出台相關政策,加強監督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23年,全市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130個,涉及13862棟住宅和19.69萬戶居民。
(一)組織實施有序推進。一是制定實施方案。市住建局結合我市實際,分年度制定《X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方案》,明确年度任務目标、改造内容、進度安排和工作要求,列出年度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表,統籌推進實施。X區按照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反饋情況,制定問題整改工作方案,調整充實社區基層力量,加大改造力度,推進問題整改。二是争取改造資金。市發改委、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與省上對接,累計争取中央和省級财政補助資金約11.5億元、中央預算内補助資金9.5億元,籌集專項債資金12.9億元,市級配套資金900萬元,支持老舊小區改造。三是謀劃生成項目。市住建局編制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和實施計劃,組織各縣(市、區)開展老舊小區情況摸底,建立項目儲備庫,共策劃生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357個;組織各縣(市、區)有關部門開展培訓,提升項目策劃實施能力。
(三)抓住重點環節,着力提升改造成效。一要持續優化改造品質。統籌布局完善類、提升類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提高完善類和提升類老舊小區占比,落實架空線纜規整、雨污分流及時并網接駁市政管網等工作,推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統籌拆除違法建設,加強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充電、安防等改造,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二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按照《中央财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規定,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強化績效目标管理,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評價,統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度,規範資金分配使用,有效整合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效益。三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按照老舊小區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緊盯工作目标、時間節點,分批分片組織實施;統籌項目實施與資金撥付進度,在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質保量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四)突出建管并重,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一要推動小區完善自治組織。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居民委員會、業委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人等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和架構,城管部門和街道社區指導、推動依法依規成立業主大會,并選舉産生業委會;對暫時無法成立業委會的小區,鼓勵熱心居民,探索建立小區業主自治管理委員會參與小區管理,提高居民自治組織占比。二要探索多元物業服務模式。對已入駐物業企業的小區,要完善物業服務标準、加強物業費和經營性收益管理,規範物業服務行爲。對于無物業企業入駐的小區,采取街道或社區托管,保障基本公共水電、加裝電梯等基礎設施維護和公共區域環境衛生。三要增強社區配套服務供給。聚焦爲民、便民、安民服務,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因地制宜推進小區活動場地、綠地、道路等公共空間和配套設施的适老化、适兒化改造;健全社區治理機制,積極引導居民協商确定改造後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業主議事規則,實現老舊小區改造共建共治共享。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