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爲不斷提升小區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加強居民小區治理作爲城市基層治理基礎性工程,堅持從理順組織架構、建強骨幹隊伍、健全運行機制入手,着力構建黨建引領協商共治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一、突出理順組織架構。黨建引領治理,建強、建好基層黨組織是基礎,我市以鍛造過硬隊伍爲抓手築牢戰鬥堡壘,系統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一是構建組織架構。制定《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方案》,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分類推進小區黨組織建設。在商品住宅小區,推動以小區爲單位建立黨支部;在安置小區,打破原有屬地黨組織體系,以院落、樓棟爲單位重構組織體系;對暫不符合條件的城郊散居院落、保障房,選派黨建指導員開展黨建工作。二是建立自治組織。通過街道黨工委指導,社區、小區黨組織牽頭落實,推動符合條件的商品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暫不具備條件組建業委會的籌建自管委,推動安置小區以院落、樓棟爲單元建立議事會,鼓勵老舊院落成立自管委,引導分散院落、獨立樓棟成立自治小組。三是完善服務體系。采取本地培育和政府引入等方式壯大物業服務企業數量,全面提升小區物業覆蓋和服務質量,以居緣、趣緣、學緣等爲基礎,成立鄰裏自治組織,鼓勵家政、托幼、診所等生活服務項目入駐小區,推動駐區單位各類資源向小區傾斜,直接向居民提供服務。截至目前,全市成立小區黨組織371個、業委會348個,58名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主任。
二、突出建強骨幹隊伍。一是拓寬選人渠道。采取走訪調查、實地了解、座談交流等方式,從退伍軍人、退休幹部、黨員骨幹、優秀網格員、熱心居民等群體中發掘篩選“有能力、有公心、有意願、有影響、有時間”人選,确定登記爲小區能人。二是開展多維培訓。采用“集中授課”“交流讨論”“現場觀摩”等形式,專題培訓小區骨幹,讓其在實踐中掌握群衆工作方法,成爲群衆身邊的貼心人。三是嚴格選拔程序。由街道黨工委牽頭,社區、小區黨組織全程指導業委會選舉,對籌備組組建、候選人推薦、人選資格審查、會議籌劃組織等環節逐一嚴格把關,支持動員篩選出的骨幹人員參選,真正把願意爲群衆服務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截至目前,全市2300名小區幹部中黨員有1250名。
三、突出健全運行機制。一是健全黨建引領機制。把黨組織領導植入小區業主大會、自管會議議事規則,确保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法定化、路徑化。落實居民小區治理聯席會議制度,搭建小區“融心調解室”等平台,實現小區黨組織、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常态化協調議事。二是健全統籌推進機制。堅持區域統籌、條塊聯動、社會協同,定期研究協調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的小區治理事項。三是健全要素保障機制。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爲主、黨費留存補助爲輔、社會籌集爲補充的居民小區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按照“一室多用、便民利民”原則,抓好小區黨群之家建設,确保小區黨組織有場所辦事。近年來,全市投入小區黨建工作資金達450餘萬元,建立小區黨建之家360餘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