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花園小區黨支部以“紅色鄰裏”黨建品牌爲抓手,構建起“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公司”三維協同共治小區治理體系,持續凝聚黨群向心力,小區居民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
突出組織建設,建強戰鬥堡壘。小區治理好不好,關鍵是小區黨組織這個“主心骨”作用發揮強不強。**花園小區居住人員以中老年人爲主,黨員中退休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較多,按照“黨組織建在小區裏”的工作理念,街道和社區積極從退休黨員中選配小區黨支部班子,持續推進組織建設,真正将黨的領導根基紮到最基層。建強小區治理的“紅色堡壘”。以常在小區居住的黨員爲主體,突出有公心、有威望、有熱情的人選标準,成立小區網格黨支部,配齊黨支部班子,由機關退休幹部劉正玉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配強小區治理“領頭羊”“帶頭人”。把準業委會的“紅色屬性”。在小區黨支部領導下推進業委會建設,依法選舉産生5名業委會成員,業委會成員中3人是黨員,小區黨支部書記劉正玉當選爲業委會主任,實現黨支部書記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黨支部委員同步實現與業委會委員的交叉任職。延伸黨組織的“紅色觸角”。挖掘小區住戶中的在職黨員和退休熱心老同志這兩類“骨幹”,推選熱心公益、有技能的6名黨員作爲黨員中心戶并授牌公示,明确黨員中心戶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衆工作職責,逐步建立起“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鏈條,讓小區治理有“主心骨”。
倡導睦鄰而居,凝聚治理力量。小區黨支部以打造和睦鄰裏小區爲目标,以小區黨群陣地爲紐帶,推進以鄰助鄰、鄰裏相守,廣泛凝聚起治理資源力量。堅持以“小陣地”提供“大服務”。**花園小區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但一直缺少物業服務和居民活動場所。爲破解這一難題,借助老舊小區改造,由社區黨委牽頭,小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居民召開座談會共同研究,一緻同意在小區西側空閑場地插建一處220平方米的服務用房,打造成集黨群服務、文體活動、辦公會議等内容的小區網格黨群服務站,形成“2分鍾活動服務圈”。在居民看來,這個“小站點”讓鄰裏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居民經常約上好友,到這裏下棋、憶往事、唠家常。堅持以“小闆凳”增進“大和諧”。在網格黨群服務站挂牌成立“鄰裏合議廳”,每月召開由黨員、業委會成員、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居民代表參與的“闆凳議事會”,鄰裏間各抒己見,針對小區面臨的治理重點和難題深入交流,實現有效溝通。截至目前,收集黨員幹部、居民群衆意見建議45條,走訪入戶200餘次,解決居民關注關心的急事難事22件,實現了“鄰裏事、鄰裏議,鄰裏憂、鄰裏解”。堅持以“小基金”撬動“大治理”。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搭建**花園小區“幸福基金”平台,健全基金募集、日常監管、定期使用三項機制,面向小區黨員、群衆、商戶等群體籌集基金3萬餘元,全部用于服務和獎勵小區居民,有效破解了小區治理“無資源、無資金、無平台”的現實困局。2023年,用“幸福基金”對原有小區自來水設施進行重新修繕,打造共享水站,定時免費提供用水服務,大大方便了居民洗菜、澆花等群衆生活。
推進鄰裏互動,共建幸福家園。小區黨支部立足群衆需求,完善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業主協商共治機制,積極引導居民群衆廣泛參與,解決好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強化組織引領,一線解憂有力度。**花園小區樓棟少、戶數少、物業費低,如何破解物業公司盈利少甚至不盈利的難題,持續服務下去,最重要的是提高收費率。針對這一問題,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聯合牽頭組織社區黨員召開任務分解會,黨員和熱心群衆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物業收費率從紅色業委會成立之初的50%提高至80%,物業服務的精細化水平也逐步提升。如今“停車難”成爲了老舊小區面臨的共性問題。爲解決該問題,小區黨支部邀請規劃建設專業人員、紅色合夥人、居民代表共同研究,制定“家底清”“車位清”“人工清”的“三清”工作方案,合理優化車位規劃,引導居民有序規範停車,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發揮黨員作用,親民服務有溫度。舉辦“中意·雲集”紅色鄰裏公益大集活動,邀請“雙報到”單位和黨員、黨員中心戶、紅色合夥人來小區“出攤”,開展普法講解、反詐宣傳、健康義診、便民維修、理發縫紉等公益服務項目,爲居民群衆提供“家門口”的服務。此外,與地域相近的忠觀悅府小區黨支部聯合組成黨員志願服務隊,聚焦“一老一小”開展結對幫扶,組織學習輔導、生活照料、文體娛樂、健康保健等服務20餘場次,以面對面的服務拉進鄰裏距離。豐富文體活動,幸福指數有高度。依托黨群服務站、棋牌室、小廣場等小區文化活動場所,圍繞“紅色鄰裏”主題,常态化開展“周三愛國觀影”、社區義診、地墊清洗等活動。組建“花園棋友隊”“夕陽紅歌舞團”等文體隊伍,引導居民走出小家,走近大家。今年以來,開展棋牌、舞蹈活動10餘場次,吸引居民120餘人參與。
彙報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