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曆史主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爲黨性熔爐、政治學校,**市黨校系統必須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幹部群衆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
自覺武裝頭腦,在學思踐悟中踐行黨校姓黨。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黨校是幹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黨校教職工是黨的科學理論的布道者,更應原原本本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全會公報和《決定》,深刻領會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目标、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深刻理解“三個更加注重”“六個堅持”“七個聚焦”等新概念新觀點新論斷。一方面,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深受教育,通過校(院)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辦公會、支部“三會一課”、研讨會、全市黨校系統工作會等形式,及時、全面、準确、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深學細悟中進一步站穩爲黨、興黨、強黨的立場,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黨校姓黨更加堅定純粹、更加全面具體。另一方面,要發揮好陣地熔爐作用,在研肌晰理、凝魂正氣中,引導教職工和廣大學員更加堅定自覺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是非問題的判斷力、上級精神實質的領悟力、貫徹決策部署的執行力。
堅守黨校初心,在學思踐悟中彰顯獨特價值。爲黨育才、爲黨獻策是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也是黨校獨特價值所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黨校需立足《中國共産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中明确規定的“幹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等職能職責,努力推動全會精神在**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聚焦幹部培訓,把全會精神貫穿教學全過程,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打磨開發相關課程和教學活動,納入主體班教學内容,承辦好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輪訓,切實推進全會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聚焦思想引領,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選派骨幹教師加入市委宣講團,深入機關、企業、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舉辦“學員論壇”“微宣講”等活動,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闡釋全會精神,同時充分發揮新媒體矩陣作用,擴大宣傳受衆覆蓋面,統一廣大幹部群衆思想、意志和行動;聚焦理論建設,以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爲切入口,加強與有關職能部門橫向、縱向合作,申報、承接和開發好相關課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響力的理論文章和研究成果;聚焦決策咨詢,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現實問題,結合中國式現代化新**建設實踐,開展決策咨詢研究,努力形成更多“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對策建議,爲黨和政府決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勇于改革創新,在學思踐悟中優化自身建設。回顧貫穿不同曆史時期的黨校改革印記,均是無改革不成、無創新不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們要牢牢把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從嚴治校、改革興校的辦學規律,錨定建成與現代化新**相匹配和适應的高水平現代化黨校爲目标,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市州黨校中走在前、當示範。優化人才建設,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中關于“人才隊伍建設是黨校(行政學院)事業發展的關鍵”的論述,大力建設好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後勤服務三支隊伍,特别是要實施好“引才工程”“育才工程”“名師工程”等,加快構建高水平“師資力量庫”、高質量“課程體系庫”和高标準“案例資源庫”,持續提升培訓供給質效。健全制度建設,突出制度的時代性和先導性、實操性和約束性,聚焦教學管理、學員管理、班主任隊伍建設、行政後勤管理、考核評價等方面,對現有幹部教育培訓制度進行梳理盤點、健全完善,以高質量制度建設助推幹部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強化系統建設,樹立全市黨校系統“一盤棋”意識,整合市、縣兩級黨校教學資源、組織資源、行業資源,統籌推進培訓陣地升級、師資隊伍升級、校風學風教風升級,持續推進辦學質量評估、縣級黨校分類建設、鄉鎮黨校規範化建設等,系統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爲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黨校力量。
以上發言,不當之處,請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