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带领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健康X建设保驾护航。
一、在把握卫生健康形势任务中加压奋进。一是把握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努力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度吹响号角,发出动员令,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二是直面当前挑战。当前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具体还存在县域内医疗资源供给不够均衡,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仍需改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破解发展难题。新征程上,要围绕卫生健康工作短板、弱项和差距持续发力,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配置等方面的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夯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基础,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需求。坚持多渠道引进医学类紧缺专业人才,加强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和建设力度,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彰显作为。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各领域各条线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其中,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等新提法,为今后深化医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实施“三医”协同发展。全面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形成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等“七统一”的管理,力争达到国家监测评价紧密型标准。二是落实基层首诊制度。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制度,制定基层首诊政策实施方案,落实基层首诊病种、诊疗规范、双向转诊、绩效考核等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2024年力争跨省就医降低X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达到X%,乡村两级基层首诊率达到X%。三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生育、托育支持政策清单,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研判,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医育融合发展,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托育服务。加强公办托育机构、家庭和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建设,构建多元化托育服务网络。
三、在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突破上聚力攻坚。一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县级高水平医院建设,高标准建设县人民医院,聚焦我县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聚力打造临床诊疗、疑难重症诊疗、教学培训、科技研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六位一体”的县域医疗高地。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达标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布局合理、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融合发展中医中药产业。采取党建引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基地发展、农户参与的方式不断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全县种植金银花、艾草、柴胡、连翘等中药材X万亩。不断延伸中医中药产业链条,与省中医院共建县域中医医疗中心,建成县医院中医康复医学科、中医院中医传统诊疗中心、温泉小镇中医治未病中心。三是不断提高公卫服务水平。着力建机制、强培训、严考核、提质量、促规范,做实做细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季度监测、阶段性督查通报、平时工作抽查等工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工作质量。不断健全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加完快善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疾控体系。
四、在全面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上持续发力。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省市县部署上来。扎实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廉政风险高发易发多发点,筑牢“防火墙”,拉紧“防控网”,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坚决杜绝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下大力气精减会议文件。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持续加强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将群众满意度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评优树先、职称晋升、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深入开展医疗乱象整治行动和“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整治违规收费、“大处方”“滥检查”过度医疗和虚假宣传、超范围执业、诱导住院等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扎实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和数字化水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