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讨發言材料
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緊扣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再次聚焦改革,從主題到重大原則,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總體部署。全會從重大舉措到根本保證,做出了系統部署,明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标,對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做好各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爲我們做好今後各項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下面,結合民政工作實際和近期學習思考,談三點體會和認識。
一、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以“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自覺,把穩“思想之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必将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制度保障。全會的舉行,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将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是對新時代新征程舉什麽旗、走什麽路的再宣示,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方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許多複雜矛盾和問題,必須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需要進一步推動生産關系和生産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适應,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作爲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包括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黨和國家一切重大戰略部署,都必須緊緊圍繞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來謀劃和展開,意義十分重大。作爲黨員幹部,要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原原本本學習全會公報和《決定》全文,準确把握全會部署要求,切實深化對全會精神的學習理解。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爲立身之本,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深刻領會“兩個确立”的精神内涵,以實際行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永葆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
二、把牢深化改革方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着,扛起“民政職責”。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之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民政工作堅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存在項目建設融資渠道不寬、基本民生保障效能不高、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抵制高額彩禮成效不顯著等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全過程和各方面,确保改革始終沿着正确方向前進,堅決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要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标,按照“六個堅持”、“七個聚焦”和全會對民政事業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論述結合起來,持續深化民政領域各項改革,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着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不折不扣在民政系統落地落實。
三、牢牢站穩人民立場,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砥砺“爲民初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就是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保證,把學習全會精神與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聚焦社會救助精準開展、養老機構規範安全、社會事務優化服務、老齡普惠政策落實等民政重點工作,主動謀劃,對标工作進度,緊盯重點任務,狠抓關鍵環節,落實過硬舉措,推動工作落實。一要不斷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民政領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繼續落實“單人戶”保、低保漸退、财産豁免、剛性支出和就業成本扣減等政策措施。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态監測和救助幫扶工作。推動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加強服務項目履約監管,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完善“資金+物資+服務”救助方式。做好群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持續推進結對關愛深入開展,切實提升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紮實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政策機制,全面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試點,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嚴格落實高齡津貼和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等制度,持續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強化養老服務宣傳,開展“大動員”行動,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提升公辦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守好養老機構安全底線。三要着力優化社會事務管理服務。積極推進殡葬服務設施補短闆建設,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進度,持續推進殡葬領域移風易俗政策宣傳。加強婚姻登記管理服務能力建設,深化推進婚俗改革,組織開展集體婚禮,培樹現代文明婚俗新風。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持續開展“夏季送清涼”“寒冬送溫暖”等專項救助行動及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提升流浪乞讨人員救助管理服務效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