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季度工作開展情況
(一)堅持目标導向,全力鞏固擴展經濟回升向好态勢。一是強化調度分析。建立月分析、季研判工作機制,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周監測、月調度”,加大土地供應、能耗雙控、環境容量等要素保障力度。1-8月份,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108億元,同比增長9.1%;完成工業應稅銷售575億元,同比增長11.9%。二是緊盯目标任務。深入開展“産業立城、項目爲王”攻堅突破三年行動計劃,前三季度累計新開工5億元和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36個、新竣工20億元以上項目8個,其中總投資10億美元的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順利開工;完成恒力(大連長興島)産業園二期項目建設,世界單體最大超大型聚酯裝置成功投産;總投資40億元的蜂巢新能源(大連長興島)項目二階段穩步推進。三是加強重點監測。紮實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加強豬肉市場監測預測,當好政府“參謀部”、市場主體“服務員”。目前,我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體系不斷完善,儲備和進口渠道不斷拓寬,糧、油、肉、菜、蛋、奶等主要品種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
(二)堅持項目爲王,全力夯實經濟發展根基。一是加快項目建設。持續深化“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内涵,1-8月份簽訂5億元以上項目18個,其中寶武集團東北亞原料基地項目80萬噸碳綜合利用一期工程順利開工;中船重工二期項目10号廠房主體完工。二是做好項目儲備。聚焦國家《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擴大内需戰略實施方案》明确的重點領域及專項規劃提出的重大工程項目需求,精心謀劃包裝儲備9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439億元。三是謀劃重大項目。持續推動華能大連電廠“上大壓小”、遼河油脂原油加工等“兩高”項目按期達産;加快推進英歌石科學城創新載體建設,積極引進中科院沈陽分院、大連化物所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大力推動華錦阿美精細化工項目加快建設。
(三)堅持建管并舉,全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一是優化完善規劃布局。修訂完善“一區多園”總體規劃和空間布局,高質量編制完成園區新一輪發展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二是狠抓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園區供水管網、道路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英歌石科學城科創載體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積極推進阿金開線等園區内部主幹路網建設。三是強化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高标準廠房和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大力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切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積極籌措資金2.3億元,爲園區内企業辦理不動産登記;做好土地收儲和地價評估工作,确保土地資源合理高效利用。
(二)堅定不移擴增量提質量。一是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堅決貫徹“項目爲王”的理念,确保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和規模擴大;構建并完善重點項目聯動推進機制,持續改進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流程,縮短審批時限,促進重點項目的快速落地和建設;整合并優化市級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和方式,持續爲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支持,确保重點項目早日投産、早日發揮效益。二是鞏固産業發展基礎。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轉化效率及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作用,加速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催生新的産業、新業态、新模式,不斷壯大實體經濟;堅持以制造業爲核心,促進産業邏輯的延伸拓展,延伸産業鏈條,完善“引育用服”一體化的産業生态圈,打造區域性制造業高地,構建産業發展新的競争優勢。
(三)堅定不移強功能優環境。一是持續提升園區形象品質。加快制定和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逐步實施水電氣熱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水平;進一步完善園區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大力提升園區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園區人居環境面貌,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和社會需求;進一步完善智慧化信息系統建設,提檔升級園區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打造數字化管理應用場景,不斷提升園區運營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二是加快推動要素集約集聚。積極盤活閑置土地廠房資源,鼓勵支持中小企業代建廠房或聯合開發共享工廠等靈活用房模式,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釋放閑置土地廠房潛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壯大;加快推進标準廠房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建築和管理水平,塑造品牌形象,增強吸引力影響力和競争力;不斷完善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成果,持續推動資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有效引導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