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扣创建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县级示范点目标,通过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等方式,抓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坚持把准形势引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立足“1+2+N”工业产业体系和“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布局,纵深推进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运用靶向引才、柔性引才、灵活引才等方式,聚焦全县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引进高层次与急需紧缺人才575人,认定通过省百千万人才5人,利用“候鸟型人才工作站”平台和共建“博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10人,实施“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引进县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妇科、心血管内科高层次人才3人,县煤矿驻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急需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1人。
坚持科学开放育才。严格按照“十四五”人才规划,制定《县五类人才培育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构建标准化培训体系,借助“领头雁,向黔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黔匠”培育工程、农村优秀教师和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计划、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项目平台,持续深化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计划五年内培育五类人才2万余人。同时,重点抓好本土人才培育,认真落实“西部之光”“甲秀之光”“梵净之光”访问学者推荐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市(县)管专家、“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市县级“优才卡”获得者等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选派415名优秀年轻干部下沉基层,推动人才在一线历练、难题在一线破解、成果在一线涌现。
坚持抓住关键用才。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和工作规则,及时调整补充领导小组成员,构建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在驻粤招商工作站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成立“青·乡友服务站”,在23个乡镇(街道)建立人才工作站,与县委人才办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人才引育和服务工作。树立重业绩、重一线的人才评价标准,在开展各级奖项推荐评选时,减少论文、奖项、头衔权重,注重工作实绩和工作贡献。建立“授权松绑”清单事项10项。围绕创建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县级示范点目标,扎实推进十二个人才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青年驿站、人才驿站等平台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城镇、旅游、农业、大数据、金融、生态、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红色文化传承、服务保障等领域,不断推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坚持用情拴心留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有关人才政策纳入党校培训内容,注重从各类专家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推荐优秀人才担任全县改革调研智库专家,邀请专家人才列席重要会议,发挥人才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村党组织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家庭医生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联系2名以上专家人才,重大节假日期间走访慰问专家人才50余人次,发放各类人才津补贴50余万元。严格落实“优才卡”服务事项,用好“96567”人才服务热线,建设“人才之家”,将服务对象拓展至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县域各企业,为广大人才常态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