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鎮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持續探索“四個三”工作機制(健全三個機制、用好三支隊伍、推行三種模式、實施三個行動)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一、健全三個機制,全面賦能基層“添活力”
(一)健全理論學習機制。堅持“第一議題”抓學習,“第一遵循”抓貫徹,“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實,通過鎮黨委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等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期研究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基層治理等工作,确保幹有方向、做有目标。2024年以來,累計召開黨委會議學習9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4次。
(二)健全聯系指導機制。按照“主要領導包片、分管領導包村”的原則,探索建立“1+1+N”服務模式(1名班子成員聯村,1位農技人員幫村,N名幹部職工包村),爲推進強村富民提供技術支撐、服務保障,确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包村領導到村調研指導200餘次,農技專家培訓60餘場次,參與群衆3000餘人次,解決群衆難題40餘件。
(二)實施庭院自治行動。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戶一案”的原則,在全村分類别、分階段、分步驟、全覆蓋推進庭院自治工作,形成分别以整潔庭院、美麗庭院、經濟庭院爲代表的庭院自治模式,持續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和諧的美麗鄉村。今年來以床井、腮裏爲試點共創建整潔庭院670戶、美麗庭院175戶、經濟庭院335戶。
(三)實施服務惠民行動。圍繞群衆生活生産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行“村民點單、村級派單、黨員帶頭接單、群衆評單”四單服務機制,不斷暢通服務群衆新途徑,着力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爲群衆提供全方位、精準化、優質化的“暖心”服務,切實增強群衆的獲得感。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服務200餘次,幫助解決困難100餘件,實現群衆滿意度、幸福感“雙提升”,一幅“産業興、百姓富、生态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