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持續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黨課講稿:持續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态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力度大、舉措實,将進一步統籌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推動綠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轉化爲社會财富、經濟财富。推動《決定》提出的改革措施在我省落實落地,必将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邁上新台階,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轉型。

一、堅持縱深推進,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基礎體制

新時代以來,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整體推進、積厚成勢,我省生态文明建設實踐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全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生态文明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爲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全省邁出堅實步伐。下一步,我們仍需加力,要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基礎體制。

此内容查看價格爲5金币(VIP免費),請先
此部分内容爲付費内容,支付後可以閱讀全文

(四)引導建成适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完善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制,建立日常調度、聯席會議、部門會商、信息共享等協調聯絡機制,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明确分工、壓實責任,推動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試點示範,綜合考慮我省氣候類型、地域特征、城市定位、工作基礎等因素,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進氣候适應型城市試點建設。探索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适應氣候變化相關試點示範,總結推廣可複制的經驗做法。深化太原、長治兩市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發揮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資金流向适應氣候變化重點領域和項目。構建适應投融資保障體系,建立氣候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強化氣候适應數據統計和信息披露。鼓勵更多城市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

(五)引導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統籌發展和減排,以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爲重要依托,落實我省碳達峰碳中和“1+X”政策體系,有序實施碳達峰全省行動。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挂牌運行我省綠色交易中心,通過市場化機制降低社會減排成本,深入推動減污降碳協調增效。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建立産品碳足迹管理體系的意見》,啓動我省産品碳足迹管理相關研究工作,啓動數據收集和核算體系建設,推動相關法規和政策制定,充分發揮碳足迹管理對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加快推進實施規上企業碳賬戶管理。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國有企業學習貫徹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黨課講稿
國有企業學習貫徹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黨課講稿
8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