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結構變化,高齡、失能、空巢、留守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服務剛性需求持續增長。**市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其中,**鎮打造“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新模式,推動基層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服務能力,确保老年人病有所醫、失有所護、老有所養,安享幸福晚年。
發揮醫療機構資源陣地優勢,打造靈活多元服務模式,推動醫養高标準互融互嵌。推動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讓老年人既能在醫院看病康複,又能生活養老,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以醫托底,建設醫養結合專區。借助**鎮衛生院現有醫療資源、專業護理團隊,建設醫養結合中心,按照分類分層分區管理的理念,設置失智照護、安甯療護、康複活動、失能照護、品質生活等功能專區,集醫療養護、健康托管、臨終關懷等服務于一體。針對老年人并發症多的現狀,積極與市人民醫院六大醫學中心聯合,實現心電、遠程會診、病理檢查、臨床檢驗、醫學影像、消毒供應互聯互通,持續提升同質化醫療質量,提高慢性病及并發症的診療質效。以醫促養,開展中醫藥特色服務。**鎮衛生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優勢,将中醫療法融入醫養環節,開設推拿、針灸、食療等項目,爲老年人提供中醫診療、醫療保健、康複護理、幹預調理等服務。定期開展秋冬季疾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科普宣講,教授五禽戲、太極拳等養生運動,有效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目前全鎮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達90%。以合增效,創設一體化床位。創新養老床位與醫療床位按需轉換機制,設置“醫、養、護、康”一體化床位,在老年人需要醫療服務時,養老床位轉爲“醫療模式”,及時開展康複治療,實行“2小時巡護”制度,醫生護士定時查房、巡視病房,随時掌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病情好轉後,病床轉回“養老模式”,醫療和養老無縫切換,實現“一床多用”,使老年人既能得到優質的護理,又能得到及時的康複治療。目前,養老中心配備一體化床位60張,服務失能、半失能老年人230餘名。
發揮養老機構日常照護作用,暢通醫療資源導入渠道,推動醫養高效率有機銜接。由于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且需要反複治療的比例較高,積極探索在養老機構導入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小病不出門,大病有綠通”,就醫效率大幅提高。内設醫療服務站點,實現治療小病不出養老院。**鎮推行“公建民營”模式,按照政府提供場所、第三方投資的思路,在鎮敬老院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與鎮衛生院合作,成立愛人者養老服務中心,内設醫療服務點,配備醫生、護士及相關的藥品、醫療設備,設置養老床位202個,爲“五保”老年人提供無償養老服務,剩餘床位面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讓入住的老年人小病不出養老院,就地及時獲得醫療服務。打通就醫綠色通道,确保疑難病例直通市醫院。針對就診時間長、挂号難、行動不便等困擾老年人就醫“痛點”,把縮短就診時間作爲重點,深化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機制,推動**鎮敬老院等養老機構與**市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線上運用遠程視頻會診,檢查結果達到同質化水平;線下建立轉診、就診、急診的綠色通道,優先享用血樣檢查等醫療服務,讓老年人以最快速度享受到最優醫療服務。完善護理人才梯隊,全面提高科學照護水平。推動養老機構、護理院與曲阜中醫藥學校達成合作,定期組織康複、養老、護理、藥學等專業學生到養老機構開展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形成專業醫護人員、健康與養老管理實訓學生、職業技能人員三個層次的照護人員梯隊,完善康複護理、長期照護、安甯療護等相銜接的健康支撐體系。
發揮常态化健康管理指導力量,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推動醫養高質量增容擴面。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和醫療資源下沉,積極關心和滿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使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溫暖的健康養老服務。推進家庭醫生簽約,讓居家老年人有“醫”靠。**鎮積極探索居家養老狀态下的醫療服務模式,采取點對點上門簽約、村居集中現場簽約、網上簽約等方式,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鎮衛生院醫師和村衛生室鄉醫相結合、醫療和照料相融合的服務團隊,每周開展家庭巡診、護理康複、用藥指導、健康監測等上門服務1-2次,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全鎮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96.2%,服務老年人8812名。開展适老化改造,讓居家生活更安全舒心。聚焦老年人防磕碰、防滑倒、省力氣等需求,圍繞生活空間安全、室内行走便利、輔助器具适配等方面,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每戶3000元的标準給予資金補助,确保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家庭“應改盡改”,在降低意外風險同時,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質。組織義診宣教活動,讓健康知識普及惠民。組織開展居家健康養老義診活動,現場把脈問診,進行個性化健康指導,做到疾病“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對于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失眠、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疏導,從飲食起居、适當鍛煉等方面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今年以來,組織開展免費健康查體活動143場次、惠及群衆2.1萬人次。
以上發言,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