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文旅融合型、生态依托型、城乡统筹型、资源转型型、景城共建共享型等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景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全域理念为指引,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融合,助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坚持优先发展,以项目驱动绘就全域旅游实景图。景区坚持把发展文旅产业摆在全局工作的优先位置,从产业前沿和游客需求两方面入手,着力研究解决文旅产业“该发展什么”“该怎样发展”“该如何突破”等问题,为文旅市场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聚焦运河三湾片区。按照“一轴四区”总体规划,纵深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建设,持续放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吸睛”效应,高品质打造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中国演艺·数字产业中心、生态研学基地等项目,系统谋划三湾河西板块功能布局,做活“生态+”文章,推动三湾片区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先行示范。二是聚焦北护城河片区。秉持“城水相依、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理念,加快推动北护城河“一河两岸”功能完善、业态优化、品质提升,持续跟进沿线相关国有资产适旅化改造,聚力打造沉浸式古运河旅游街区,南北延展现有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更好地氤氲护城河沿岸的“文气、商气、烟火气”。三是聚焦唐子城片区。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紧扣“建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标定位,加快唐子城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修编,系统实施唐子城“两片两点一路”改造提升工程,整体展现“一宫三城”城池格局,倾心打造隋唐市井生活体验空间、禅茶田园休闲空间、艺术创作集聚区和创业产业社区,开启品味烟火、梦回隋唐之旅。
保持争先劲头,以内外联动激发文旅市场活跃度。景区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主力军作用,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在吸收借鉴国内重点旅游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做好“无中生有”的挖掘文章、古为今用的转化文章、改造育新的重塑文章,既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又有力推动了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一是创新全要素体验。提档升级长春路消费带,培育壮大“食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全要素产业链;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夜间经济;加快瘦西湖湖上梅林、春江舞台等重点区域改造提升。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沉浸式、互动性的新空间新场景,高质量举办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节庆和园事活动,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二是深化全业态融合。着力破解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的发展困境,推动非遗、文创、博物馆、艺术等元素融入“+旅游”生态圈,提档旅游各产业链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同时,加速释放文旅融合的渗透、催化、集成功能,深化文旅与三次产业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培育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三是推进全景式展现。突破景区景点“围墙”思维,深度开发非遗文化游、红色经典游、网红打卡游等多元化主题线路,串珠成链绘就景观带、产业带。积极开展跨地区旅游合作,把美景连线成片,文化纵深成卷,促进全市旅游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慢下来、住下来、还想来”。
敢于率先突破,以主客互动擦亮宜游景区新名片。景区树立“一切资源皆可发展文旅”理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持续推动文旅和会展、体育、农业、科技等资源互相整合、要素互相融合、空间互相利用,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整体提升的目标。一是实施精准化营销。围绕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内重要客源地,策划组织路演推广和促销活动,推动优质文旅资源“破壁出圈”。抢抓“假日经济”红利,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加强与马蜂窝、携程等平台及知名旅行社的深度合作,开发“私人定制化”旅游产品,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双向奔赴”。二是打造示范性品牌。以“国字号”品牌赋能全域文旅发展,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运河三湾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运河水上游览线创建国家级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让文旅品牌火起来、热起来。三是开展立体式宣传。着力破解云端流量密码,在知名影视、综艺节目中开展嵌入式宣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示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影响力,不断拓宽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园林文化,讲好**故事,传播景区声音。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