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县深入推进强化村党组织“联村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分期分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联村共建”融合发展片区,全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样板。
“一链多片”健全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探索构建“一链多片”的发展格局。优化组织架构。全面搭建“产业链党委-片区党委-片区村党组织”的三级组织链条,以全县竹旅文体康产业链联合党委为主导,在发展基础较好的桃花江镇、修山镇、鸬鹚渡镇和马迹塘镇共试点培育4个融合发展片区并相应成立功能型党委。按照以强带弱、协同发展原则,以4个发展强村为核心村,统筹考虑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和人口规模等要素,以每个片区3-5个村的规模,共延伸覆盖周边12个行政村。突出规划引领。聚焦县委、县政府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出台“1+N”系列实施方案,“1”为县级实施方案,“N”为各片区中长期发展子方案。坚持以片区党委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明确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资源联享“四联措施”,健全完善分工负责、议事决策、联动攻坚、激励保障“四项制度”,确保工作推进高质高效。推动多方联动。建立由县委组织部统筹、产业链党委主导、乡镇党委参与、县直部门单位协同的联席会议机制,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制定部门帮扶事项清单,以片区内21个县直帮扶单位和25名驻村工作力量为核心成立“帮带团”,开展现场教学和技术辅导,指导制定规划、做好立项争资、培育支柱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县内涉农部门单位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片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县级部门和片区党委“同题共答”。
“抱团发展”做强产业。大力整合片区内各村人才、土地、资金、技术、产业等资源禀赋,以集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坚持产业同培。依托片区内现有优势产业,统筹制定连片发展规划,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如桃花江片区围绕竹海景区,引导村集体和当地群众通过大力发展6家民宿、农家乐等实现增收;鸬鹚渡片区依托张子清、张昆弟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主题党日精品路线,开设红色食堂和农产品展销中心;修山片区以羞女湖为主轴,全新打造包含“小洱海”“十里画廊”等网红打卡点和生态营地、游船码头、特色民俗小镇的“益阳市周边旅游目的地”品牌,实现综合收入268万元,为片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1.3万元;马迹塘片区依托12万亩竹林资源,村集体建设笋竹丰产示范基地2.1万亩、笋竹专业合作社20家、笋榨厂10个和生态产业园1个,持续推动竹笋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片区内实现鲜笋生产6000万斤,产值近3亿元。探索村企合作。探索构建村企产业发展共同体,由片区党委统筹,与高新区入园企业或县域内外其他规模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建仓储、开办初级加工厂等途径,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如鸬鹚渡片区村与安徽百多精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种植黄精80余亩,预计2024年底前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培育多元品牌。着力培育“一片一特”“一村一品”,在4个片区内形成了“镇级集体经济联合社+协会”“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文旅+农业”“互联网+农业”“庭院经济”等多元发展模式,打造了“莫应丰文化”“桃花江大郁竹艺”“**竹凉席”“**竹笋”“修山面”“凤山石砚”“明灯山农耕文化”“印子粑粑”“红印龙塘湾”“村播”等各类特色产业品牌。通过多元发展,桃花江片区内5个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已超40万元,其他3个片区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可增长22.5%。
“人才引育”激发活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方位引才育才留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广纳贤才引凤来栖。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针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基层就业补贴、创业扶持资金等,鼓励他们到乡村干事创业。对于返乡创业人员,在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吸引了一批有技术、有资金、有情怀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合作,柔性引进农业专家、技术人才等,定期到片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讲座等活动,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300余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精准育才强基固本。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根据乡村发展需求和个人特长,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依托乡镇党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平台,开展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乡村旅游服务、电商运营等各类培训课程,累计培训本土人才2000余人次。建立人才实践锻炼基地,让本土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例如,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农村青年到产业发展较好的村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化环境拴心留人。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在住房保障方面,建设人才公寓,为外来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在子女教育方面,协调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职业发展方面,建立人才晋升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和优先晋升机会。通过这些举措,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他们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热情和动力,形成了人才汇聚、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