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市文旅市场呈现平稳复苏态势。全年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政治领航,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全面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要求定期研判、定期报告意识形态领域情况。三是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全局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人数达210人次。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四是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监督检查提醒,确保令行禁止、守住底线。
(二)聚焦大局聚力,文旅融合提质增效。一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围绕打造“东方古韵、山水花城”品牌目标,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成功获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后续培育单位。强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获评全国红色旅游摄影根据地。联合X广播电视台举办“首届X故境之美全国旅游摄影大赛”,大力推广X文旅资源。精心打造皖南川藏线景区品牌,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商圈)。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和招商推介,完成文旅项目建设投资X亿元,在建项目X个,建成项目X个。积极推动六安瓜片乡村振兴茶旅融合示范园、金寨大湾艺术村等重点文旅项目规划建设。申报“红岭公路”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二是持续深化文旅重点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开设账号X个,发布原创微信、微博及视频600余条,阅读总数超X万次。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市37处A级景区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建成智能停车场3个、旅游厕所31座,皖西大裂谷、X古城等通过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强化文旅市场监管,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协作联动,组织开展两轮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旅行社53家次、旅游车辆156辆次、星级饭店61家次、网吧17家次、娱乐场所18家次;开展跨省旅游执法联动行动3次,检查旅游团队17批次74人;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案件12件,调解纠纷5件。推行导游资格等级评定与岗前培训挂钩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持续规范我市导游队伍。三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组织召开沪苏浙城市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座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上海、杭州、苏州等客源地互送免门票旅游合作机制。围绕“高铁+文旅”产业发展定位,与沪苏浙交通部门深度对接,共同制定“高铁+文旅”区域合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六安山好水好生态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进程,先后与上海市金山区、松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等地开展文旅合作交流活动。
(三)聚焦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创新赋能。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效率,便利企业和民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深化“证照分离”和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扩大市场发展空间。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加强区域文化资源共享,促进文旅市场一体化。建立涉旅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提升行业诚信和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完善智慧文化平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版权保护,提升版权产业驱动力。利用政府资金引导,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融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优化人才机制,提升专业化能力,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聚焦民生民心,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群众问题,提升服务体验,常态化实施旅游发展措施,提高游客体验,降低出行成本,增强满意度。加强应急能力,保障游客安全,提升宣传引导,提高公众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创建氛围。推进旅游标准化,提升景区质量,完善导游管理,构建文明旅游环境,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评论0